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墨子沙龙解密“液态阳光” 提升创新力,仍要看基础研究实力 “双拉钩”把胸骨悬吊起来切肿瘤 高精尖“康复机器人”聚张江
第10版:科创上海 2022-03-09

“双拉钩”把胸骨悬吊起来切肿瘤

上海医生科研攻关创新发明手术“神器”

20岁云南姑娘,因剧烈胸痛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范江主任的门诊。胸部CT显示,纵隔部位有一个直径大约30厘米的肿物,高度怀疑是“畸胎瘤”。该院主治医师王兴告诉记者,这位患者的肿物大,空间很小,“如果破了,就可能无法根治,万一复发会更麻烦。”可是,姑娘的父亲再三请求医生用微创的手术方法。经过反复讨论,范江决定带领团队挑战困难,采用他的专利技术——“剑突下胸骨双拉钩”,并在胸腔镜下将肿瘤切除。

掀开剑突,露出的是一个仅1厘米左右、可进入胸腔的缝隙。这条通道非常狭窄,而只有借助“双拉钩”这一“神器”,将胸骨上抬,才能让缝隙扩大到四五厘米,最多可以扩大到10厘米左右,将纵隔的视野暴露得非常充分,这也是能够得以进行微创手术的核心原因。手术非常顺利,患者和父亲喜极而泣。

“双拉钩系统”,让过去只能进行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寻到了另一种可能,也令胸腔镜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得到延展。范江自主设计了“悬吊双拉钩系统”,其实这种钩子最早是被他用来治疗胸腺肿瘤的。他是国内开展“剑突下双拉钩全胸腺切除术”的第一人。

范江告诉记者,2015年他看了波兰的一位教授的手术视频,展示了一种双拉钩的胸腺切除手术,令他印象非常深刻。于是,他一门心思地琢磨这个术式。

由于国外的生产厂家没有批量生产器械,范江便尝试着联系各种国内医疗器械厂,想自己把双拉钩做出来。“经过无数次尝试,我们最终选择了一个骨科常用的器械,把它竖起来和拉钩结合在一起,总算做出了样子。”钩子有了之后,切口又成问题。亚洲人的身体不如欧洲人身体宽,如果采用横切口,角度太小手术是无法顺利进行的,改良势在必行。左切口、胸顶切口、心脏下方切口……经过二三十例简单手术的积累,他找到了“最佳打开方式”,并探索在“双拉钩”的辅助下延展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后来,他们对拉钩的设计进行了几次改良,最终将它全部装到了一个箱子里。

如今,拉钩系统已经成为很多医院做胸腺手术的“好助手”。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