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
■退税降费是在做减法,但实质上也是加法,因为今天退,明天就是增,今天的减,明天就可能是加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长江、黄河不会倒流
■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中国现代化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对漠视群众权益的,要坚决追责问责,对那些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严惩不贷
■(中美)双方互相打开了大门,就不应再关上,更不能脱钩
■政府的职责就是要顺应民心,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好日子
■我真是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感动。他们在努力打拼,打工、就业不仅关系当前家庭生计,也在为下一代争取更好的未来
经济增长
5.5%看似放缓 实际分量更重
我们制定宏观政策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的。
今年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且不说各种复杂环境在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就是我们本身要实现5.5%的目标,它的增量,也就是中国百万亿元量级以上GDP5.5%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而且条件也变了,越往上气压越低、氧气越少,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
稳定就业
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 也是发展问题
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有就业才有收入,生活有奔头,也为社会创造财富。
今年我们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我总觉得,只要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能够实现有些人说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多年来最高。
这里还不得不提到灵活就业,因为有2亿多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作为政府,针对他们的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问题,我们要逐步完善政策,也就是说要给这些“骑手们”系上“安全带”。
保障民生
政府的职责就是让人民过好日子
这些年,我国居民的收入和GDP增长是基本同步的。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城乡差距是明显的,公共服务要均等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目的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当然,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我国现在财政总收入已经有20万亿元了,但并不宽裕。我们农村的户籍人口现在还有7.6亿,还要进一步加大向农村和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面向14亿人的、可以说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保网,但水平还不高,所以我们今年还要增加人均30元财政补助的标准。总体上城乡居民看病的报销比例能够达到70%,随着国力的增加还会逐步提高。特别是要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对因病返贫、因大病致贫的要予以特殊的支持帮助。
保障基本民生既要用力量力,更要用心,要坚持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其实民生问题联系着民情、民意甚至是民心,政府的职责就是要顺应民心,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好日子。
对外开放
继续把中国打造成全球外商投资的热土
我们说共同富裕,那是要共同奋斗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没有变也不会变,而且我们的外商投资法都有明确规定,要说变只会向有利于扩大开放、有利于投资贸易的方向发展。
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三分之一,我们连续十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而且连续五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总体上我们还处于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市场潜力大,各类投资都有很大空间。
RCEP今年正式实施,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我们会利用这一契机,继续把中国打造成全球外商投资的热土。中国这40多年,从来都是在改革中前进、开放中发展。只要是有利于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事情,我们都愿意积极去做,而且要坚定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这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减税降费
退税降费做减法 实质上也是加法
这次我们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费并举,规模2.5万亿元。我们采取提前退税的办法,就是一次性把留抵的税额退给企业,规模1.5万亿元以上。如果效果好,我们还会加大力度。我们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业的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业、研发服务业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留抵税额在年内全面解决,对小微企业的增量留抵退税逐月解决。
退税降费是在做减法,但实质上也是加法,因为今天退,明天就是增,今天的减,明天就可能是加。
抗击疫情
不断积累经验 应对可能的变化
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病毒一直在变异,一些规律还需要深入研究。国际社会当前还是要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相互之间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努力为世界回归正常共同创造条件。
中国一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国际交往合作。
疫情发生以来,我多次与国际组织负责人、跨国公司、企业家对话。我们已经开通了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对一些关键环节的企业和项目,保障他们正常的生产经营。我们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逐步使物流、人流有序畅通起来。
两岸关系
两岸同胞说到底是一家人
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作了表述,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两岸同胞说到底是一家人,手足亲情任何时候是割不断的,我们愿意继续同广大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对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只要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就一定能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享中华民族复兴的福祉。
中美关系
中美合作对两国对世界都有益
50年前,中美两国打破坚冰,开启了关系正常化航程。我们还是希望,双方按照两国元首去年年底视频会晤达成的共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方式妥善管控分歧,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当前不少全球性的挑战都需要中美两国开展合作、共同应对。中美合作对两国、对世界都有益。
乌克兰局势
中方将继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双边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我们将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同各方发展合作关系,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稳定性。
中方呼吁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已经提出应对乌克兰局势特别是人道局势的倡议,并将继续向乌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当前世界经济受疫情冲击等影响已经很艰难了,有关制裁会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对各方都不利。中方愿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作出自己建设性努力。
据新华网实录整理
新民图表 制图 邵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