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桃色火焰(彩色钢笔画) 想你的时候(外一篇) 心灵的摆渡人 千里寻觅“天生桥” 该对你说真话 石库门生活回想曲
第14版:夜光杯 2022-03-24

石库门生活回想曲

刘勤生

江西中路190街坊要动迁啦!很多邻居为将要离开热闹了一辈子的石库门生活显得依依不舍,回想起石库门里小时候的种种逸闻趣事,留恋之情充盈着怀念和开心。

这个建造于1922年有四条弄堂的小区,又叫“吉庆里”,14弄1号则是住户人家最多,邻里关系最和谐,长寿老人最多的一栋石库门。这里上一代老人来自全国各地,14户人家中有宁波、绍兴、青岛、南京、福建、黄岩、温岭、苏州、济南,以及河南、河北等及上海本地,就像上海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一样,过往石库门里的生活南腔北调、包罗万象,显得异常热闹、趣事多多。

上世纪60年代,一到春节前夕,灶披间和过道的煤球炉弥漫着呛人的烟火,夹杂着各家的烧烤蒸煮香味,仅有一个龙头的水池边大家有序地排队,等着洗刷锅碗瓢盆,各地方言的对话和孩子们的嬉闹声,汇成了一道烟火浓烈、趣味十足的民居大合唱。刘家饺子、赵家馄饨、张家带鱼、吴家排骨……邻居们将家乡最拿手的菜品迎来送往好不热闹,谦让、关爱、互助和友情,这便是这幢楼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底楼厢房许家老先生一家50年代就住在这里。他是富家后代,东吴大学毕业,被大家纷纷赞誉的是他教子有方。他对六个儿子除了培养教育,从小要求孩子练习毛笔字,每天书桌上堆放着砚台和纸笔,为了养成孩子自觉练习字帖的习惯,许老先生的法宝是每晚将孩子们写的毛笔字拿来检查,凡是毛笔字写得端正或有进步的,都会给一两毛钱不等的奖励,直到现在他们都已养成每天坚持练习书法的好习惯。

住在二楼前厢房的福建人陈家夫妇有五个子女。陈老先生当年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屈居上海中百一店柜台当营业员兼外宾翻译。陈老先生注重教育,大儿子为上海交大的学生,大女儿则从南京水利大学毕业。那个年代一个家庭能培养出两个大学生实在是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

住在三楼的有郭老先生一家。郭老先生的父亲1949年前是这里的二房东,他把二楼晒台砌成房间,又再搭建出一个三层楼来,所以这幢楼要多出好几户人家。郭老先生虽是中专毕业,他秉承父亲建筑的特长,靠自身勤奋和努力,退休前已是上海建筑设计院桥梁设计方面的一名专家。

50年代,二楼来了一位河北青年张振民,并在这里举办了婚礼。多年后,妻子已经有了第三代,大家还习惯称呼她“新娘子”。她大女儿从小非常懂事,一边上学一边帮助父母操持家务和照顾弟妹,买菜洗衣烧饭样样都在行,是这个楼里出名的乖乖女。

底楼前厢房阮老先生宁波人性格直爽,“文革”时受到不公正待遇到外地工作,其爱人带着两个小孩子住这里。家里虽然少了顶梁柱,但楼里的邻居都很热心地帮助和照顾她们母女三人。

底楼后厢房绍兴人家黄阿姨当年在大世界上班,我们小时候经常等她当班时偷偷溜进大世界玩耍一天。黄阿姨晚年因脑梗病瘫在床,照顾老人的事全落在小儿子一人身上。小儿子在上海肺科医院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照顾老人,后期老人住院他便把被窝也挪到医院,整整四五年始终无怨无悔,被邻居们大加称赞。

住在这幢楼里的老一辈邻居和我母亲一样,很多是长寿老人:底楼楼组长“阿奶”活到94岁,二楼张老先生夫妇都健康地活到96岁;二楼宋老先生现年90岁,尽管没和子女同住,因有邻居相伴,身体硬朗;底楼潘阿姨已经98岁高龄,四世同堂、麻将高手,还能弹上一曲钢琴。这些老人的长寿来自于自身的善良、宽厚、乐观和与邻居的友好相处。

石库门里还有三位年轻人参军,为这幢石库门增添了光彩。

不过,那时这幢楼里有三十多个少男少女,但终究没能碰撞出爱情神话来,这也是一点小遗憾!

动迁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若干年后我们将在重新竖起来的高楼大厦前再一次相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