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配送小哥两次来电 特殊实习:“我在疾控中心做流调” 广告 500平方米仓库里日行5万步
第7版:上海新闻 2022-03-26

特殊实习:“我在疾控中心做流调”

38位上海健康医学院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

他们知道,拨号音每一次响起,都将率先面对质疑;他们也发现,每一通电话被接听,就被接入了某一人真实的生活……拨号、等待,被挂断、再回拨……流调对象无意中透露的各种处境,为这群年轻的大学生勾勒出“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的生活”,也令电话那端的一个个陌生人变得鲜活起来。

今年2月底至今,38位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学生组成两支志愿者服务队,加入了上海市疾控中心和浦东新区疾控中心的流调队伍,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实战实习”。

究竟是“密切接触者”还是“高风险筛查人员”——风险等级还在等待跨省核实,可是流调对象已经登上列车,怎么办?2020级生物医学工程的沈思维在市疾控协助核查时遇到一桩棘手事,最终她在电话里说服那名流调对象下了火车,但依然无法给出明确信息,毕竟明确了风险等级才能确定管控方式,而落实还要多方协同、调配。等了又等,仍然没有等来后续安排,那名流调对象的回拨电话却来了。“他该发火了吧?”沈思维已经做好挨骂的准备。“没关系,我可以等。”对方令人意外的回答瞬间感动了沈思维。

在浦东新区疾控中心,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29人队伍也在奋战,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累计完成电话流调超2500人次、接转外区密接与次密接5800次、二次密接审核1650次、密接与次密接派单7300次。嗓子哑了喝口水继续,口腔溃疡也坚决不离开岗位,面对质疑、压力甚至更极端的负面情绪,他们始终坚守岗位。

前几天,志愿者队里,202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熊自强和沈允普迎来了生日。带队老师、公共卫生学院团总支书记赵乐宏策划了一次特殊的生日会——大一的学弟学妹在云端为过生日的大二学长唱生日歌。

20岁的生日在疾控工作中度过,对熊自强来说格外有意义。两年多前疫情暴发时,高三的他立下“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志向,这次学校征集志愿者,他毫不犹豫报了名。那天生日会,吹灭蜡烛、吃过蛋糕,熊自强和沈允普又各自回到岗位。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