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重点区域小区由于需要开展核酸排查而采取管控措施,一些肿瘤化、放疗患者为之产生不少焦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碧岚。
问:我是化疗患者,规定应该每周检测两次血常规,可现在小区封控,该怎么办?
答:若因为疫情等关系,无法按时进行血常规检查,也不用害怕。因为通常在不进行升白细胞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各项血细胞指标的低谷约在化疗后第10-14天出现。这一“低谷”,在近一半的化疗患者中出现。所以,尽量在化疗后8-16天,按照一周2次检测血常规,一般可以反映骨髓抑制最严重的状态。根据骨髓抑制情况,服用升白细胞药物;若一些患者就医困难,可以在化疗后48小时服用长效的升白药物,这样可以更好地稳定本化疗周期的血细胞水平。
问:我是化疗患者,如果遇到小区封控延迟化疗,怎么办?
答:化疗患者在药物影响下,很多会出现免疫力较低的情况,在严峻的疫情环境下更加危险。
即使没有疫情影响,有些患者在平时化疗的过程中,也会因为“白细胞、血小板数值不达标”或“肝功能欠佳”而推迟化疗。一般来说,化疗和靶向治疗推迟1周问题不大,但超过两至三周,疗效可能会受影响。而免疫治疗有拖尾效应,部分患者延迟1个周期也可能并无影响。
问:我刚被确诊为内膜癌,本来都预约好要来手术了,可现在被封控在小区,这是否会影响疾病,是不是马上要全身转移了?
答:早期内膜癌预后都很好,一般96%以上的患者发现时,均是早期。若为早期患者,甚至70%的患者经历了标准的内膜癌分期手术后,都可以治愈。所以,一般晚1-2周手术,对疾病预后是没有影响的。目前,可以先按照本市及各家医院的防疫规定,耐心等待。当然,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要在全身状况评估良好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这样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等,是有好处的。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