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华心怡
一个词浓缩一个时代。直播带货,大概算是其中之一,21世纪的20年代,悄咪咪的注脚。
带货的人,很多。过气的明星,卖化妆品的柜哥,破产的老板娘……不问出处,眼看他琼楼起,眼看他玉宇覆。更多的,是寻常主播,推销不同厂家的不同货品,简简单单一门营生,一份薪酬,年轻人中,不算太新鲜了。
真真是万物皆可带。“杀气腾腾”地宰了一头牛,各个部位的牛肉便三下五除二地被直播间的看客瓜分了。朋友说买肉像买包,会上瘾,还没吃上肉,已觉得浑身有劲。还有的不“带”实物,“带”的是抽象的生活本身。闲聊家常、幼儿戏耍、乡间农作、火灶烧饭……来到直播间,你被称为“家人”。既是家人,便总多慷慨相助,为从未谋面,却似已熟悉的他们。理由很简单:不能让“亲人”受苦。总之,带的货,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带货,最难带的,大概是书。你想想,带口红,主播把不同的口红色号依次涂抹在手臂内侧,虽然听着白桃乌龙、醉摇红酒、长岛冰茶这些名字有些不明就里,但色彩到底是直观的,单纯的。你再想想,卖吃的更是便当,桌上一大锅,热气升腾,夜已深,嗦着粉,食材是真实可见的,随之而来的就是难以抵挡的消费欲望。而书籍对于主播们来说,可不好碰。很难光凭念出一长串名家推荐,或是“腰带”上的几句提要,封底的一段概括,来吸引人们购买。毕竟,那与实体书店或是电子平台的购书体验并没有什么大不同。对于主播来说,若卖10本书便读10本书,时间成本太高,而产出又太低。书本,比起其他文化形式来说,倘若不说更强烈,也一定是同等程度的,需要共鸣与共情,然后可以共赏与共论。
因此,当直播新宠东方甄选直接把多家出版社的存货卖空;当兵马俑老师董宇辉推荐的书籍紧急加印,原本10天的印刷周期压缩到6天;当《DK地球大百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活着》《月亮和六便士》这些类别不同,地缘不同的书籍都被“带”了起来,业内是欣喜万分的——不再苦于封面不好看、营销不好、不被渠道重视,只要内容好,还是会被推荐。这些主播,真正读书,真正懂书,才能真正“带”书。卖书本来不易,如今似乎还有望打破出版行业的“马太效应”,让更多不被流量关注的书籍出来遛遛。马太效应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如金钱、名誉、地位等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累积优势,会获得更多机会、取得更大成功和进步。简而概之,富人越来越富。所以,当尼采陡然成为热销品,是有些叫人猝不及防的。思想与建树高昂如他,在普通人的阅读区间里,却一直都是“穷爸爸”。
直播是什么?个体的感受不同,认知不同,它的面目便也不同。有公众号祭出爆款:“卸载抖音30天,整个人都好了”。该来的,会来的,踏着时代的步点,已经来到,终将来到。自是可以避躲,却定不能否认。与其一味攻击其粗与短、浅与浮,倒不如想着如何物尽其用,拓其深广。周杰伦网络发布《最伟大的作品》;莫言与余华开了直播讲起“脱口秀”;卢浮宫直播讲解经典名画……结果是,新歌的点击量上去了,作家的书重印了,画作的周边好卖了。
直播带书,把书带空,出版界的新现象。新书的价值,不在于印张、字数、定价,而在于它在被阅读之后才真正产生的价值,不为时间折损。带货的尽头是带你收获。一直都是,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故事很多,潮流很多,而留下来的,却都是能打动人心,滋养人心,塑造人心的。那些不流于表面的深层获得,是所有守业的受众支撑。淘沙取金,直播带货的积极功能,等待被更多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