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智慧快餐 岁月如歌 退休的老张 泥玩具 我和严翔一家人的交往 吃相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2-09-04

岁月如歌

伦丰和

每逢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总要“悦”读一下《岁月如歌》。因为这是我曾经的带教导师于漪的自传,也是她在2008年春节时,亲手馈赠的签名本。此书在我心目中,情满满,意浓浓。

14年间,每读《岁月如歌》,总让我蓦然回首自己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三尺讲台天地宽,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也留下不少遗憾,但庆幸的是没有虚度,时至今日,还有一颗对教育的挚爱之心。

在1984至1985年期间,我和四位青年教师忝列于老师的门下,成为她的不脱产带教学生,于老师的为师之道,让我们明白了教育的“门”在哪里,教师的天职是什么。那时我们还是黑发青年教师,而今已是皓首的老人,不由得感慨岁月催人老呀!

《岁月如歌》中,于老师特别重视语文育人思想的阐发:强化语文的育人功能。探讨在课上如何引爆学生思维的火花,这让走惯程式化授课模式的我们找到差距。为此,于老师还随堂听我们的实践课。她从浦西听到浦东川沙,五所学校都跑遍。

一个学员至今还能讲出当时的情景:在22路电车上,碰到刚用完午餐、没有休息、冒着六月中午的炙烤阳光、汗涔涔的于老师,她从四平路的第二师范出发,然后转坐公交到复兴岛,再坐市轮渡至庆宁寺,走到上川中学,直奔教室。听完课后,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就组织大家评课,气氛热烈,畅所欲言。我们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一节课是丁玲《果树园》。结束时已下午四点多,校长和教导主任都感激得说不出话来,硬拖住于老师到会议室里,吃点水果,接接力,于老师婉谢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浦西第二师范。

于漪老师从三尺讲台起步,呕心沥血,砥砺前行,而成为我国基础教育1700万教师中的翘楚,共和国表彰的人民教育家,影响了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无论你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师,《岁月如歌》的文字书写的画面里,或许都有你的身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