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观影,也观你 被羞辱的马蒂斯画作 金庸小说,如何翻拍才能不“魔改” 争论之时是文学之舟再启航日 这些字的读音真的变了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院?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2-09-04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院?

◆吴翔

那些有着历史文化、人文故事、时代美感的老电影院,最好修缮成什么样子?是“更时尚、更年轻”,还是“保留历史感,原汁原味”?随着国泰电影院等一批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放映场所开始进入修缮转型阶段,大家都充满期待。

毫无疑问,肯定要提升硬件品质。在电影放映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IMAX、4DX、激光巨幕、全景环绕音……当下流行的多厅影院,就贵在大大小小的厅都有各自的功能定位,且符合技术迭代。当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让国内普及了3D电影,使得国内3D银幕激增至全球第二大3D电影市场,3DIMAX也开始普及起来。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则运用了3D4K120帧——此前,影视剧每秒都是24帧。这类电影的画面极其细腻且高速运动下不会糊,其学术名称是“沉浸式数字电影”(Immersive Digital)……如今,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的拍摄和播放手段都在不断进步,影厅承载的功能各异。当下观众对视听效果的追求早已与国际接轨,去影院看电影时除了要选择影片外还要考虑影厅,不同的影厅会为我们带来不同的观影体验。

即便在开业之初,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装潢富丽堂皇,也是音响效果最佳的电影院之一。就像1932年1月1日,国泰大戏院在《申报》上的开张广告所说:“丽富宏壮执海上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

据透露,此番修缮国泰电影院这座优秀历史建筑的上海建筑装饰集团,也将先从整体硬件的技术提升入手,修缮的主要内容包括室内影厅、休息厅、沿街商业等区域;还将对局部结构进行加固;空调、电气、给排水系统等也将更新,并在这些维护正常运营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室内装修设计。

理所当然,保留其浸染着历史痕迹、名人足印、文化品格的建筑外部风貌和室内装修设计,也是国泰电影院的个性价值所在——大家期待的“保留历史感,原汁原味”。因为,上海不缺充满科技感的各大影城、影都,但具有“建筑可阅读”价值的海派文化地标,是不可复制的。国泰电影院之于淮海路的意义,就如大光明电影院对于南京路的意义,是上海两条百年老街上的文化地标,能够触动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共同记忆。这些老影院就在那里,不开口就是故事。

1935年12月的一天,鲁迅高兴地和家人赶到国泰看电影,不料当场票全部售完,只好买了下一场电影票,看看时间还多,他们回到虹口的家吃晚饭,然后再赶过来看。秦怡从小就是个影迷,八九岁就知道国泰电影院,在这里看过《一曲难忘》《翠堤春晓》等经典影片。她还与赵丹、上官云珠等影人成为第一批被国泰电影院悬挂海报的电影明星……发生在上海的这些老影院里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国泰电影院当初由“中国电影大王”卢根投资建造,鸿达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紫绛红的泰山砖,白色嵌缝,属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上海的这些老影院就如陈酿,历久弥香。当初电影传入中国之初,多在茶园、戏园或有规模的空地上放映,场地各具特色,这也是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Cathay Theatre)的由来。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需要让国泰这样的老影院“保留历史感”,进入老影院看新电影的观众,也会油然生出一种进剧场看戏的仪式感。

上海电影院数量位列全国第一,达到387家;但是像国泰电影院这样承载着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海街区文化发展史的为数不多。因此,硬件要提升,故事更要保留;技术可以更新,文化必须沉淀——同时保有技术更新与文化积淀的电影院,是城市文化的见证,才是观众更热爱的影院。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