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观影,也观你 被羞辱的马蒂斯画作 金庸小说,如何翻拍才能不“魔改” 争论之时是文学之舟再启航日 这些字的读音真的变了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院?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2-09-04

金庸小说,如何翻拍才能不“魔改”

◆蒋俭

至今我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暑假里,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走进录像厅。那时正醉心于金庸武侠小说的我,混在一堆大人中看完了59集的TVB版《射雕英雄传》(1983年)、50集的《神雕侠侣》(1983年)以及其他一些记不得名字的武侠剧。

应该说,这些剧不仅是我,也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虽然现在看来,不少棚拍的布景和特技都透着简陋,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确深深地打动了无数像我这样的观众——黄日华演出了郭靖的憨厚,翁美玲演出了黄蓉的灵动;还有当时尚青涩的刘德华,正好有一种倔强的少年感,而陈玉莲演小龙女自带清冷本色,白衣飘飘,惊为天人……到今天,1983版《射雕》在豆瓣上的评分仍然高达9.2分,居于近40年来的所有18个版本之首。而1983版《神雕》也在迄今为止的13个版本的影视剧中,获得了8分的高分,仅次于1995年TVB由古天乐主演的《神雕》。

再说个反面例子。今年,有三部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网络平台上映——

前两部是1月31日的《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2月3日的《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两部的评分都在4分之下,网友纷纷吐槽“买的不是片子,而是弹幕”“导演毫无诚意,演员毫无演技,剧情毫无逻辑”“放过金庸武侠吧”……后一部是7月15日上映的《雪山飞狐之塞北宝藏》,评分6.4,勉强及格。用1.5倍速看完后,心中浮起疑惑:除了有限的几个主人公的名字外,和金庸原著八竿子打不着呀,原著中柔弱全然不会武功的苗若兰,电影里不仅是武功高手,而且还一手招募了胡斐,策划了复仇局……这让人不禁严重怀疑买版权究竟是为了什么?

从2010年开始的10多年里,金庸小说被影视化了至少10次,评分大部分在3分至5分的不及格区间,其中还有评分低达2.5的2018版《新笑傲江湖》……鼓起勇气看了看,果然山寨风十足,原本潇洒倜傥的令狐冲既无演技也无颜值,难道是主演带了“矿山”进组?更安排东方不败和蓝凤凰相爱相杀,难道编剧是魔改无上限?

新版也不是全无佳作,2017版的《射雕英雄传》评分有8分。在我看来,能成功改编金庸小说秘诀,一曰武,二曰侠,三曰情。武是指武术招数或硬桥硬马、拳拳到肉或轻盈华丽,美感十足,而不是一味靠慢镜头和电脑特效;侠是指完整到位地还原金庸在“射雕三部曲”中屡屡提及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惩强扶弱、胸怀天下的侠客气概,而不是魔改加戏;情是男女主人公之间最强大的吸引力。金庸说:“世上最宝贵之物,乃是两心相悦的真正情爱,绝非价值连城的宝藏。”所以男女主角之间在屏幕上绝对需要有火花,才能演出大侠笔下的童话爱情。

最后说一句,除了原汁原味的改编,如果编导有追求艺术的诚意,拿金庸小说做外壳也不是不可以。比如1993年李仁港导演的武侠剧《九阴真经》,以及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东邪西毒》(1994年)。前者请来大侠专业户姜大卫,精湛地演出了黄药师和爱妻的番外篇,尤其是黑白格调的片头,堪称金庸剧史上最美MV。后者则是借金庸人物设定,传达各种爱而不得、爱却错过的遗憾和纠结,令当代都市男女心有戚戚焉。

8月31日,又一部新版《飞狐外传》开播,真心希望这一回,剧组不要让金庸迷们再大呼“魔改”了。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