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书赵朴初“敬献人民教师”词(书法) 秋风入梦 中秋“玩月” 食补,让我尝到了甜头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云南雪莲
第13版:夜光杯 2022-09-09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金复载

董为杰是我的好朋友,好同事。1966年我们同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虽然都是学作曲,但因为级差我们并不熟悉。上世纪80年代他从江西返沪工作。先在上海电影技术厂当录音师,后来又调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作曲,回归他的本行。这样我们才成为好朋友,尽管当年我们已经不是“少年”,但确实是以“乐”而“相知”的。

“上苍降人总赋予使命,董为杰就是为创作音乐而诞生的。”这是业内对他的评价。在美影厂,他写了很多部片子的音乐。同时在摄制组内,他与同事密切配合,总能创作出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通常一部片子的作曲只有一名,董为杰和我都分别参加不同的摄制组。但1999年上映的动画长片《宝莲灯》的作曲工作是我们两人一起完成的。

影视配乐作为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作曲工种,要与他人共同完成风格统一的作品,除了技术以外,思维的敏捷,乐感的丰富,特别是“合作态度”非常重要。而董为杰在这几方面都十分出众,所以我们能合力写出统一风格的影片音乐来,得到了摄制组的肯定。业内都亲切地称他为小董。他对作曲技术非常钻研,从江西返沪后就继续在上音学习,师从朱践耳和桑桐教授,这对他能涉及多种音乐体裁打好了基础。在影视音乐以外,他创作最多的是舞台剧音乐,都有几十部。很多戏剧名导演如陈薪伊、周小倩等都一再请他为执导的新戏作曲。在他作曲的话剧、昆曲、黄梅戏等各种剧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话剧《商鞅》、昆曲《红楼梦》和黄梅戏《徽州女人》。这些作品得过很多国家级奖项,受业内称道。

我与小董的另一次合作是1998年开始创作的音乐剧《日出》,由吴贻弓根据曹禺原作编剧作词,由王永吉指挥。2002年5月在上海大剧院首演,后又去北京演出。当时国内做音乐剧的人不多,我们能一起做音乐剧,没有人约稿,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意愿。2016年上音的声歌系又把《日出》搬上了上海东艺的舞台,现已成为很多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的教材。

和小董有交往的人不光称赞他的业务能力,而且十分肯定他的为人。他有些“口吃”,平时话不多,当有人称赞他作品时,他总是以“惭愧,惭愧!”作为回应。我夫人说他“说话结巴,做事巴结(上海方言努力认真的意思)”,“做事巴结”虽是一句俗语,但却是这位上海好男人真实的写照。他做家务是一把好手,家中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到剧组去也是这样,开会前把桌子椅子都摆好。为此京剧名家史依弘说他肯定是“处女座”。

我们最后一次合作是三年前,在京剧《新龙门客栈》中。他写音乐,我做音乐顾问。首演得到好评,演后制作人和主演史依弘召集大家开会,总结并讨论进一步修改方案。三个小时后修改方案定下,小董收拾完全部曲谱后对大家说:“参与这次创作我很激动,也很幸运,十分开心。谢谢大家!今天我把所有的谱子和修改意见转交金老师。我因为生病要离开一段时间,不要耽误了戏的修改。”

会议气氛顿时凝重。我也蒙住了……而后,他对待创作和以往一样认真,在他治病的过程中还是继续参与了音乐的修改工作,让《新》剧日趋完善并成为京剧的常演剧目。这两三年,为杰一直积极治疗,我时常与他通话询问。我得知他家中只有一个保姆照顾,觉得实在孤单,虽然病情起起落落,但在他的话语中还是充满信心,然而天不遂人愿,今年他的离去让好友们痛心……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名句,正是我此时的心情的写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