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华
老闸桥,如今是一个差不多被遗忘的地名,但它曾经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坐标。
老闸桥,作为桥名即今苏州河上福建路桥,而作为地名则泛指福建路桥以南至北京东路、以北到天潼路一带。据记载,明隆庆四年(1570年)应天巡抚海瑞带领百姓疏浚吴淞江时,在黄浦江入口附近建造了一座闸桥,用以节制潮流。至清康熙九年(1670年),因闸桥已圮,就决定在闸桥之西(今成都北路处)重建闸桥,为区分原先闸桥,便有了新老闸桥之称,新闸路也由此而来。
有桥便有市,早在明代时,老闸桥地区就已有竹木、漆器等交易市景,在桥的南岸还建造了一座“大王庙”,又称“金龙四大王庙”,庙址在今厦门路上,于是桥南地区形成了老闸市集,被称为“老闸镇”,成为上海县城通往嘉定、太仓、昆山、常熟等地的陆路要津。自此,老闸桥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坐标,从闸桥辟了一条通至上海县城的路,因沪语中的“闸”与“石”相同,这条路就被叫作“石路”,即今天的福建路,至清末,石路的商业盛极一时。
上海开埠以后,清道光廿八年(1848年)虹口美租界建立,老闸桥与新闸桥的北岸地区开始发展,该片区域便称为“闸北”,成了与“南市”对应的上海华界地区。光绪廿六年(1900年)闸北商绅仿沪南市政体制设立“闸北工程总局”。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正式设立闸北区,中国民族工业在这里艰难而顽强地发展起来。1956年北站区并入闸北区。在老闸桥的南面,1945年8月曾设置过一个“老闸区”,其时被列为上海市第二区,区界东起今山西南路、山东中路,西到西藏中路,南至延安东路,北临苏州河,1956年并入黄浦区。
老闸桥不仅是上海区域划分的坐标,它还是文化的坐标。1916年,浙江嵊县“的笃班”进入上海滩,一炮打响,后来叫作“绍兴文戏”,1938年改称为“越剧”。当初嵊县的笃班就是从老闸桥船码头登陆上海滩的,因为南桥堍边有个老闸戏院,这里成了上海越剧的发祥地,唱红了“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华、姚水娟。另外,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等当年都在此成名。桥南如此,桥北也不甘落后。相传在清末有个叫张金元的商人,看中这里的商机,在老闸桥北堍福建北路2号楼上开设了一个书场兼做茶馆的场所,这就是“玉茗楼”的来历,据说鼎盛时,这里有早、中、夜三段书场,所聘皆为苏浙沪名家,于是有了“春申第一楼”的美誉。1958年,原开在天潼路797号专演越剧的河北大戏院停业,玉茗楼迁入其址。
上海是个大地名,这个大地名由无数个像老闸桥这样的小地名组成,它们承载着上海历史与文化,为了守护这座城市的记忆,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老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