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以刚
真对不起,本文从标题开始就搞错了,正确的应该是:聂卫平与黄德勋比赛吃饺子。不过有时候,错也有错的道理。这不,如果要按“正确的”标题,长度达12个字,一定会让编辑为难。
提起黄德勋,其名声当然不能与聂卫平相提并论,不过这不奇怪,毕竟围棋界只有一个聂卫平。黄德勋1950年生于四川成都市,是1965年国家围棋队正式成立时的第一批队员。黄德勋的棋风骁勇善战,颇受陈祖德赏识。虽然后来逐渐淡出,却是当年重点培养对象。
围棋事业经过特殊时期那几年的曲折,棋手们痛失事业,饱尝艰辛。所以1973年国家体委重新组织围棋集训队的时候,散落各地的棋手,仿佛听到了重新进军的集结号,纷纷踊跃归队。当大家来北京工人体育场报到时,看到宿舍屋顶高高的,巨大的窗户十分敞亮。再到食堂一吃饭,固然不能与饭店相比,但毕竟是标准较高的“运动灶”,品质和数量有保障。棋手们远离运动队多年,肚子早已没有积攒的油水。这一点成为后来的主旋律的前奏曲。特别是当大家从国家体委老队员口中获悉,工人体育场曾经是中国乒乓球队使用过的集训场所时,全队上下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荣耀感和兴奋,感到冥冥之中的善缘和召唤。
本故事发生在1973年,距今快50年了,不是新闻是往事。其主要情节可能已经在小范围里有所流传,但没有详细书面记载。而真实的生活小事也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就决定还原补记下来。
工人体育场食堂吃饺子,一般是节假日或者纪念日,总而言之有些特殊理由。而那天是什么由头,记不清了。记得清的只有食堂的猪肉馅饺子非常实在,白菜或大葱是名副其实的配料。而且个儿很大,一两5个左右,比北京市面上常见的明显大。都知道上海南翔小笼,一两可是8个。年轻人情绪高涨,个个狼吞虎咽。食堂真给力,供货源源不断。吃到兴头上,聂卫平突然发话,说自己已经吃了50个,一脸非常满足的模样。“拉(那)不一定。”不料立刻遭到坐在旁边的黄德勋的软钉子。表示既不赞成同伴的话,又缺乏明确的反对理由时,黄德勋就会抛出四川普通话“拉不一定”。这个口头禅妙在噎了对方,却没用一个脏字,自己并不需要什么担当,对方还往往有口莫辩,只能干生气。也对啊,毕竟这世上能咬死“一定”的事情本就没有几件。黄德勋没有料到,屡试不爽的“拉不一定”被聂卫平杠上了:“我从小吃饺子就边吃边数,5个一组,清清楚楚的50个怎么叫不一定呢?”“就算你边吃边数,也不能证明你是不是吃了50个呀!”黄德勋敏锐地抓住了要害。聂卫平自知难以强辩,但是就此认栽,实在太没有面子:“废话少说,从现在开始,一人一个,谁吃不下就认输,咱们比个明白!”“比就比!谁怕谁呀!”黄德勋也是势成骑虎,无路可退了。
两人的互相叫板吸引了队员们的关注,这时候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人提议,比赛怎么着也得有个起始数目,就当两个人都已经吃了50个吧。这个建议比较公平,在场所有人都默认了。以下的比赛,聂卫平依然是边吃边数,55、60、65、70……真是习惯成自然,刚才的话确实不假。黄德勋没有既定习惯,也没有必要数数,反正你一个,我跟着也一个就行了。80……两人从享受生活变为感受煎熬,速度明显放慢。不难计算,都一斤六两啦!80到90个,更慢了,真是在“一个一个”吃啊,一斤八两!终于到了91、92个。双方速度更慢了,正如俗话说的,到嗓子眼了吧。正在这最后的僵持状态,黄德勋祭出撒手锏,让人跌破眼镜。他轻声嘟囔“别再麻烦了”,随后竟然从容连吃两个,跳了一跳,达到94个!这个跳一跳犹如敦促投降书,它彻底摧毁了强敌的抵抗意志;它又是胜利宣言,像极了围棋的中盘胜,对手即使还想下,实在下不下去了,只能投子认输。“今天算你凶!”聂卫平只能有气无力地一声叹息,黯然退出了对抗。
不可思议的是,黄德勋的胜利竟然延伸到棋盘上。在此之后,黄德勋在各种赛事中对聂卫平奇迹般地达成六连胜。聂卫平当时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巅峰状态,但是综合实力起码不弱于对方,而对于某一个对手六连败,聂卫平也没有过先例。心理阴影直接影响竞技状态,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