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能
最近到闵行区一家孤独症关爱中心采访,听到了一个暖心的小故事:患有孤独症的男生天天,因为不擅长和人打交道,经常得罪人。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两位同学和他成为了好朋友,他俩就是天天世界里最亮的光。
孤独症不仅让人失去与外界沟通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还会影响智力。天天却不一样,他是孤独症中的高功能人群,从小在普通学校就读,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但最大的困扰是,他很难交到朋友。
因为患有孤独症,天天不擅长控制说话的语气和语调,给人感觉很生硬,而且任何想法都会直接说出口,不会考虑对方的情绪感受,容易引发误会。因此,大部分同学对他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不歧视但也尽量避免交流以免引发不快。只有两位同学例外,他们对天天无比包容,相处得也很和谐。
天天的妈妈说,其实和这两位朋友在一起时,儿子也经常会说一些冒犯人的话,但他们笑嘻嘻就当没听见;有时天天和他们聊天,说着说着就开始情绪激动,朋友们就安抚他:“你现在深呼吸,控制一下情绪,我们再好好聊。”每次天天心情不好,拿起电话打给朋友就开始吐槽,对方都没有一句怨言。
高中毕业后,天天考入上海一所名牌大学,这两位朋友则考去了外地,但这并不妨碍这段友谊的持续。一次,朋友们放假回到上海,天天居然向家里要钱,说要请朋友们吃饭。对于孤独症患者而言,这是难以想象的进步,因为珍惜友谊,天天开始要求自己尝试考虑别人的感受。
听完天天妈妈的讲述,我觉得这两位同学简直就是天使,他们的温柔善良令我动容。在上海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入普通学校跟班学习,有些孩子难免会影响课堂秩序,因此出现过家长联名要求他们转学的情况。但天天的经历让我看到,成功的融合教育将改变一位孤独症孩子的人生,同时学校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其他同学而言,也是一种爱的教育。
衷心祝福这段友谊能够天长地久,也希望天天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往后余生满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