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访圣托里尼 古镇系列——朱家角古镇(剪纸) 有效的分类指导 书香有价 菜场小学 文坛客厅
第14版:夜光杯 2022-11-28

有效的分类指导

——推荐一本有关语音规范的好书

过传忠

十年前,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成立了一个“播音主持业务指导委员会”,他们十年磨一剑,到今年陆续出版了三本一套的《播音员主持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三本分别是“分类篇”“语音篇”和“文字语法篇”。或许是被书名中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几个字吓着了,一般读者不大敢问津,影响还不够大。其实,在我看来,大凡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宣传干部、朗读爱好者,乃至大中小学生,读这套书都不难,而且都会有所收获。这里,我先就“分类篇”给大家作一个介绍和推荐。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跟人家交流表达,有的甚至还要面对大庭广众发言或朗读,读不准字音常常是一种烦恼。是啊,咱们的母语浩瀚且悠久,谁能保证每个字词都能读准呢?这就必须借助工具书,要查字典和一些小册子。但有些字词无从查起,就是查到了,也不能解决你的具体问题,譬如,知道了“转”有两个读音,但联系到“转向”这个词究竟该读哪个音呢?又要费琢磨了。

如今,这本书引导我们,找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分类。它把众多难以读准的字词分门别类,列出了17项,你可按照各项类别的提醒,根据字词的出处、意思、用途等等,到有关类别里去查询,这就比捧着一本大词典省事多了。

17类不是绝对的,只是大体的归并。譬如,有些字虽常用但常读错,如“辍学”“肄业”“妊娠”“噱头”“一蹴而就”“瞠目结舌”等,这就是一类——“常用字”。与此相反,有些字词,如“赑屃”“彳亍”“觳觫”“暴殄天物”……一看就知道读不准,这类就成了“难认字”。字难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占汉语90%的形声字中,很多字的形旁和声旁不匹配了,如“谙”“踝”“嗟”“衾”……靠读半边字要上当了,这一类就归在一起,专在“形声字”里寻找。汉语中有些字的字形是很像的,如“崇敬”与“鬼祟”,“相形见绌”与“咄咄逼人”……把这些字归在一起加以区分,是不是容易区别与记忆呢?于是,就又出现了“形声字”一类。至于“槑”“羴”等归入“叠形字”,“壳”“蔓”等并成“异读字”,“撺掇”“吵吵”(chāo chao)等成了“口语字”,就更有特点了。

有两大类是人们常常接触的,一是“多音字”,一是成语,这里就不多说了。还有地名,如“颛桥”“八棣头”,姓氏如“亓”“澹台”……又是两个专门的类别,单独列出,大为方便。

最有特色的是,书中将现代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日益提高的“医学医药名称”“动植物名称”这些方面的用字也归了类,如“肌腠”“眼睑”“螽斯”“藠头”,是很有用的。而对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63%~68%)以及一些军事装备(如“图一22M3‘逆火轰炸机’”)的读法也归成了类别,更是很有创意的。

书中例词例句来自生活,有的还颇有趣,如区分多音字的“你把茶壶把摔坏了,以后使用就没把柄了”。在对例子的分析也很有特点,如指出“转”读“zhuǎn”时是一种折线运动,而读“zhuàn”时则是圆周运动,就能简明扼要,一语中的。这样,“晕头转向”和“随机转向”两个读音就区分了。至于它还有一个读音“zhuǎi”,只用在“转文”一词,显示有学问,则是一个特例了。

顺便说一下,这套书的顾问是陈醇老师,主编是李蓓蓓(方舟)和卢智,他们都是资深的播音工作者,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结晶而成这样有用的工具书,是难能可贵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