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助力城市电网可持续发展的七把“金钥匙”
第12/13版:专版 2022-12-08

助力城市电网可持续发展的七把“金钥匙”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巡礼

浦东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大屏前观测平台数据

浦东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依托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输出能源碳排分析报告

国网上海崇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使用地下电缆巡检系统检查地下电缆运行状态

2021年7月车网互动虚拟电厂项目在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分享,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维人员开展重要输电通道巡视

升级农村电网、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打造“双碳”实践样板和乡村振兴绿色能源发展示范

志愿者在社区设摊推广“网上国网”APP

上海超高压电网展示厅中的印象西郊展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可持续发展这把“金钥匙”。近年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世界观察中国电力的窗口”定位,在服务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了一批高站位、具实效、有温度的“金钥匙”可持续发展项目。

数据赋能之钥 助力节能降碳的“云平台”

绿色低碳、环境宜居的生态之城,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上海未来的美好期盼。

国网上海电力积极服务“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倾力打造“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依托智慧能源服务提升社会电气化率,运用大数据技术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成为人民城市最生动的底色、最温暖的亮色。

作为率先推出的政企合作的社会化能源平台,“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旨在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价值体系。按照上层能源管控平台和综合能源服务互动平台“两个层级”,服务政府、能源企业、能源客户、能源服务市场“四方视角”,拓展能源监控、能源分析、能源管理、能源交易、能源服务、能源应用“六大功能”,通过整合多方系统数据,打造了以电为主、多种能源互补、绿色高效、万物互联、智能灵活、开放融合的“一体化智慧城市能源大脑”。

“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破解了能源企业间互动性弱、各能源子系统业务相互独立、能源数据不易共享等问题。区域能源碳排放量、清洁能源消纳碳减排量、交通电能替代碳减排量等关键“碳数据”在其中一目了然。截至2022年6月底,“云平台”已经吸引100余家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了“平台+生态”的智慧能源综合服务体系,数据规模达TB级别。利用先进技术及数据优势,“云平台”负责牵头研发的服务政府、能源企业的各类能源数智化产品已达350余个,成功打造了一个共生、共建、共享、共赢的城市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放眼未来,“云平台”将在助力客户能效提升,辅助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绿色金融”“数商”等新业态发展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城市空间之钥 保护地下管线的“透视眼”

随着全社会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视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交通、电力、通讯、燃气、自来水、蓄排水等基础设施转向地下空间发展。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现有地下设施运维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因地下管线外力破坏造成的断电、断气、断水、断网等事件给公众生活、生产带来经济损失和不便。

国网上海电力联合供水、燃气、通讯等地下管网单位,在国内首次将可视化技术与高精度定位技术融合,采用以中国北斗系统为核心、GPS和GLONASS为辅助的三星定位方式,搭建起国内领先的地下管网数据信息系统。

这套地下管线“透视眼”,可以实现地下管网数据信息的批量导入、实时更新、可视化信息共享和历史运维数据精准记录。

比如,在电力电缆运维中,电力运维人员不仅可以获取地下电缆信息,还能够通过移动终端“透视”周边自来水、燃气、通讯等管线布局,避免操作失误破坏周边其他管线。供电公司的管理人员还可定期上传电缆运维计划,并与供水、燃气、通讯等相关单位运维计划相匹配,在临近地点开展联合作业,使地下管网维护更有序,提高地下管网综合管理效率。除保护功能外,地下管网数据信息系统还填补了国内地下空间开发综合管理系统的产品空白,可以助力政府有关部门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优化综合管网建设,提升地下管网信息透明度,为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聚沙成塔之钥 利用电动汽车“削峰填谷”

随着低碳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电动汽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购车的首选。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67万辆。大量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在夜间尖峰时段集中无序充电,加剧了上海本就严峻的城市负荷峰谷差。

其实,充换电负荷具有可平移性,可以成为非常优质的“削峰填谷”资源。但是由于各路充电桩“群龙无首”、各自为阵的现状,上海庞大的充换电体量非但未得到有效利用,反而成为了城市电网安全运行的负担和隐忧。

国网上海电力携手政府、用户、负荷集成商、新能源发电企业等相关方,识别其核心诉求和优势资源,共同建立数据驱动、价值链接、全景适配的车网互动体系。依托多方共同开发的“车网互动”新模块,将上海分散的、数以万计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资源,聚合成一个可灵活调控的“虚拟电厂”,推动电动汽车参与市场化削峰响应,解决短时高峰负荷问题,降低电网峰谷差。

为鼓励更多车主参与“车网互动”,国网上海电力依托市场化机制,向电动汽车用户提供高峰让电补偿,积极引导电动汽车用户低谷充电、高峰放电。2021年,国网上海电力共开展“车网互动”虚拟电厂响应6次,有2657个充电桩参与互动实践。

通过“虚拟电厂”的协调运行,上海电网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充电客户、设备制造商、负荷集成商在内的多个利益相关方从中受益。随着越来越多电动车主的加入,聚沙成塔的“车网互动”将在减少电网冗余投资、促进电动汽车价值链升级中发挥更大效益。

礼遇自然之钥 欢迎鸟儿与城市电网共成长

上海是全球候鸟迁徙廊道上的重要一站。随着上海生态环境的改善,鸟类除了活跃于乡间,也重新回归了城市的公园绿地、江湖湿地和小区水域中,目前上海市的鸟类数量接近全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不乏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鸟儿给市民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也给城市输电线路带来了安全隐患。由于鸟类喜爱在输电杆塔筑巢,鸟类触线造成的输电线路故障偶有发生。如何妥善解决鸟类在输电杆塔筑巢引起的安全风险,实现电网安全与鸟类栖息的和谐共赢?传统的电网运维模式亟需改变。

国网上海电力在输电杆塔上搭建爱心鸟巢、安装栖鸟架,引导鸟儿在不危机电网安全的地方筑巢。同时,积极发挥群众力量,在开发的输电线路精益化运维平台APP上发布“随手拍”活动,鼓励社区居民成为兼职鸟线“巡检员”。社区居民可利用闲暇时间,拍下身边的输电线路、通道、铁塔等设施设备的照片上传平台,重点拍摄鸟类在输电杆塔筑巢情况,为输电线路安全运维增加更多的“眼睛”,协同维护输电线路安全。

为帮助居民“巡检员”尽快适应“新角色”,国网上海电力还制作了输电线路、通道、铁塔巡检关键点手册,将常见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场景制作成宣传动画,帮助居民提升电网安全素养。同时,积极开展鸟类生物多样性专项培训,就鸟类保护的重要意义、鸟类对电网安全的影响、珍稀鸟类的识别特征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提升居民在巡检中保护鸟类的意识和能力。

截至2022年6月底,“随手拍”活动发展了320名巡检员,帮助686只鸟类在安全区域筑巢,避免约2000万元的停电经济损失,上海主网因鸟类引发的输电线路外损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100%。

乡村振兴之钥 全电数智让乡村更美丽

  近年来,一股都市农村度假的风尚正在上海悄悄兴起,不少城市的白领青年利用双休日到郊区民宿度假,享受悠闲时光。这些新的农村用电业态的诞生,也对农村供电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国网上海电力以青浦区莲湖村为试点,大力推动全电村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积极做好政府、百姓和企业的沟通“连心桥”,以高质量、智慧化、全覆盖的供电服务点燃乡村振兴“能源引擎”,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莲湖村的全电村建设中,国网上海电力注重倾听政府、百姓和企业的三方共同需求,创新提出了“以利益相关方诉求和体验为中心”的现代乡村供电服务模式,充分整合调动社会力量与利益相关方资源,形成了政府主导、供电协同、各方参与,实现各方共商共赢的局面。

国网上海电力坚持高站位、高标准,将智能理念融入全电村建设。通过对电气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控与精准定位,将用电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地方政府,实现乡村电气安全自动化联动预警,为乡村政府科学治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为乡镇企业用户定制智慧电力增值服务方案,提供安全供电与经济用能等合理化诊断和建议,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大大提升用能体验感与满意度。通过“美丽乡村全电数智”微信公众号,延伸打造电力政策、业务、知识等一站式信息平台,保障居民用户第一时间获取电力智慧服务信息、享受电力政策红利,让百姓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下一步,国网上海电力将以莲湖村的试点经验为依据,进一步打造政府、电力公司、电力用户、设备厂商联动的智慧乡村振兴能源生态,形成可复制的数智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上海样板。

幸福夕阳之钥 关爱独居老人的用电安全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众多老年人口中,独居老人群体的生活安全尤为令人牵挂。

国网上海电力洞察老龄化社会痛点,关注独居老人们安全用电隐患,以曹杨新村街道为试点,为老人们树起了四道“安全防线”,提供更快速、更友好、更多元化的电力服务。

第一道是“技术防线”,在电表箱上安装温度感应装置,过热时发出报警,主动提示邻里预防火灾隐患。第二道是“抢修防线”,开辟抢修绿色通道,压缩抢修响应时间,开展不停电作业,保障有呼吸机或连续供氧需求老人家中用电。第三道是“服务防线”,安排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排查线路故障、指导用电。第四道是“宣传防线”,编制并发放《用电安全注意事项手册》,在社区进行案例推演、情景模拟等趣味性活动,普及科学用电、安全用电知识。

在“四道防线”的基础上,国网上海电力依托家家户户的智能电表,开发了服务老年群体的大数据产品“独居指数”。该产品多维度分析独居老人日常行为特征并构建出勤俭节约型、时宜用电型等五类用户电力画像。同时结合老人日常用电情况、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判断用电情况是否存在异常,一旦判断老人可能出现危险情况,将及时通知所在居委的负责人上门查看。

除此之外,国网上海电力还积极为社区提供增值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如:在居委会设置智能移动终端机器、推广网上国网APP,指导社区老人线上办理电力业务;安排专项工作小组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为老人严选实惠简便的优质家电……此外,在供电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助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让更多腿脚不便的老人能够下楼拥抱自然。截至2022年6月,曹杨新村社区已经有40栋楼安装了电梯,3000余名老人从中受益。

循环发展之钥 废旧电力物资的“新岗位”

为适应城市资源环境紧约束下内涵增长、创新发展要求,国网上海电力积极开展老旧变电站升级改造,提升城市供电可靠性。同时积极响应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倡导,探索大宗固废资源循环利用。

2013年,为提升上海中心城区供电可靠性,国网上海电力启动包括西郊站在内的7座中心城区220千伏变电站整站改造。2015年,在完成了全站设备升级改造后,有60多年悠久历史的西郊站原35千伏配电装置楼正式退役。为了让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继续焕发生命光彩,国网上海电力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留装置楼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内部空间,将其改造为上海超高压电网设备展示厅,最大化发挥了退役电力设备的剩余价值。

以往展厅布展从展示空间到展示内容都需要大量的施工改造,耗费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国网上海电力转变工作思路,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展厅布展,最大程度利用变电站已有的空间布局,减少施工工程总量,采用环保性能更优、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施工,提升展厅整体可持续性。此外,国网上海电力积极向社会征集各类电网相关的退役设备或装置进行布展,发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电网发展变迁。

为努力留存西郊站的印象与岁月记忆,国网上海电力将利益相关方期望融入展示厅建设策划,与各方共同策划展示内容和形式,进一步丰富展厅的价值与内涵,满足内外多重功能性需求。展示厅共有变电设备、二次设备、输电线路、电缆设备、印象西郊等5大主题展区,展示了各个时期上海电网重要发展里程碑的照片、各类退役的超高压变电站设备、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模型、各种型号的电力电缆等展品,打造了电力设施设备“博物馆”,完整记录了上海主电网的发展与变迁。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