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黄山市街头的“红色小屋”内,不时有外卖小哥进出取水、充电或休息,洋溢着城市温暖。“红色小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徽聚驿站”,是黄山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工委今年重点打造的暖民心工程,也是黄山开展“红新先锋”向心力提优行动的举措之一。
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黄山实施“红色聚力”七大行动,推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激发强劲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红色小屋”打造温暖“新家”
截至目前,黄山市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活动站点、物业服务站、商圈市场和便利店等,已打造“徽聚驿站”85处,全天候24小时开放。
“真好,这里有空调、热水,还可以充电。”在驿站休息的美团骑手黄佳奇介绍,驿站面积20平方米左右,配有安全药箱、工具箱和电视机等设施,“驿站是我们外卖小哥的‘新家’。”
黄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徽聚驿站”是黄山市组织部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子,贯彻落实省市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之一,目的是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
“徽聚驿站”还延伸了党群服务场所的触角,结合户外从业人员走街串巷、熟悉人情地情优势,搭建“徽小哥”共享共治平台,组建“徽小哥”志愿服务队,开展“安全隐患一线播报”“随手拍”等活动,积极反馈安全隐患等线索,并通过给予积分奖励等方式,打通基层组织的“末梢神经”,推动城市治理向纵深发展。
据了解,除了目前的85处,“徽聚驿站”还将继续建设,进一步织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阵地。
“党建+人才”赋能企业发展
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公司AGM+胶体铅蓄电池制造位于全国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积极探索和深化“党建+人才”引擎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创新发展同频共振。
按照“将党员发展为骨干、将骨干发展为党员、将骨干党员发展成企业管理者”阶梯式培养理念,公司依托“红领驿站”,创建了“邵永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用团队力量攻克生产难题。工作室为企业获得20多项国家级外观设计专利,包括有2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2项安徽省新产品认定、2项安徽省著名商标认定。
公司党支部积极开展典型选树,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党员汪笃达、毕淑娟申报的“五小”案例,解决了因采用目测、触摸等简单的检验方法,造成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问题,并提高了电池寿命,每年为公司增加6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党员、技术骨干组建“党员突击队”,在按期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环保达标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得党支部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红色链条”带动行业“车轮”
今年以来,黄山休宁县持续聚焦汽车配件制造产业,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着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链发展的“红色动能”。
通过发挥党组织联建“纽带”作用,以昌辉、奥特斯2家本地龙头汽配企业为主导,休宁县整合10家上下游企业,分别建立休宁经开区、溪口汽配产业党建联盟,在链上新组建党组织3家,发展党员5名。
通过每月开展联企活动,扩大企业“朋友圈”,休宁县深入汽配链上企业,在政策解答、技改项目申报、招才引智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将优质资源向汽配产业倾斜。
在采纳“汽车阅读灯装配线的半自动化改造”等25个金点子项目后,昌辉、奥特斯2家龙头企业更是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通过推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黄山市推动人才、技术、创意、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链上共享”,其中已有94个“金点子”助企增收1.3亿元。
通讯员 王剑 邓建敏 本报记者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