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上海出品”《无名》年初一上映 一窥海派新文化的源头 徐悲鸿的月份牌任伯年的3B铅笔
第9版:文体新闻 2023-01-06
从丁悚的笔头和镜头——

一窥海派新文化的源头

丁悚拍摄的盆景

《母爱?》 丁悚 画

《高上加高》 丁悚 画

本报讯(记者 乐梦融)丁悚是上海视觉文化的先驱、商业文化的实践者以及都市文化的引领者,随着研究团队多年来抽丝剥茧,这位在20世纪早期跨界在多个领域的艺术实践者的形象逐渐清晰。元旦起到2月,《慕琴生涯——丁悚诞辰130周年文献艺术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公布研究成果。学界普遍认为,丁悚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未被充分发掘,重新发现重新研究迫在眉睫——透过身份多元的丁悚观察当时的文艺生态,能获得有关海派文化鲜活的历史细节。

在被誉为“新兴艺术策源地”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丁悚的贡献可谓举足轻重。他教授过石膏模型、临摹、写生、人物、水彩、铅笔画、图案制作、广告图案等课程,传播美术美育的种子;在上海美专师生推动成立的学术团体中,丁悚与张聿光、徐咏青、刘海粟等于1914年发起振青书画会;由丁悚在1919年参与成立的天马会,成为中国现代美术运动早期最有影响力的西洋画学术团体……丁悚是现代漫画先驱者之一,19岁开始在《图画日报》《神州画报》上发表漫画,独幅漫画一针见血,成为20世纪20年代上海漫画界的中心人物和组织者,推进《上海漫画》的创刊,开启了漫画艺术的黄金时代。他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艺术家,用漫画声援“五四”学生运动和“五卅”爱国运动。然而,相较于丁悚生前丰富的艺术实践,其身后的声名尤显寂寥,往往以著名漫画家丁聪之父的身份见诸报端。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鲍薇华说:“有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视觉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显学,以往被主流美术史忽略的摄影、漫画、平面设计和商业美术的大家受到热切关注,比如陈之佛和张光宇。丁悚与张光宇的艺术实践有交集,作为张光宇的前辈,丁悚的艺术实践更具开拓性和实验性。正是有了丁悚等对西方视觉语言和传播方式的在地化探索,终至形成早期海派文化蔚为壮观的局面。”

此次展览对丁悚文献进行较为完整的搜集和梳理,聚合对海派视觉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引发思想碰撞和对话。也借丁悚的笔头和镜头,向今天的观展者展示上海丰富的视觉样式和驳杂的文化趣味,使其得以一窥海派新文化的源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