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智慧快餐 钓的是江春 月季窗下的晨读 矮脚雾  长脚雾 语言的姿态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3-03-19

语言的姿态

邬峭峰

无论书面语或口语,都含有人的心理涟漪和情绪痕迹,它们和措辞一起构成了语言的姿态。这种或明或暗的神情,对语言的效果,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试以几例,作引玉之谈。

■我这人很直,喜欢有什么说什么。

常说这类话的人,不算少。话主在进入正题前,加个这样的语帽,为发言效果巧设了进退两便的防护。若说偏了,但态度正义,谁要计较这样的直言之士,似格局小了;如说对了,议事内容和为人率真双双得分,一石二鸟。我以为,真要率真,直说即可,不必虚掩和铺垫。就像伪善者,很少会说,我这人其实很假。

如果可以翻查,会发现这种保护性语言的背后,很可能埋伏着种种细碎的心思。把他当粗人,你自己反倒粗糙了。这种话,总会让我想起一个画面,枪手在枪头上安装消音器的画面。

■还要这样问,不是说过好多次了吗?

这种格式的语言,已经是一款语姿凶狠的埋怨了,它将你的记忆力和智力一并棒打,听者不悦。表面看,是情绪急切,涵养欠点,但任他说惯了,别人要么尽量不再和他多语,要么战战兢兢,怕再被抢白。这种语言,表面颇有优势感,这很可能是受者不经意中,不断为话主营造了放肆说话的习惯。

老说这类话的人,常以为他曾经说过的,一律都是要紧的,怎么可以被你忽略而重复再问呢?说那句话时,很可能只因一点点理由,就完全无视别人的感受。

个人心得,不能以为正在说一句正确的话,就可以粗蛮,就可以忽略语言的姿态。人们接纳一个批评,并不简单地只看正确与否或有利无利,人对信息的消化,是很复杂的过程,或迎或拒,充满各种牵连和机巧。一句内容有益的话,很可能因为说得不近人情或压迫性过强,反把人推到更不正确的方向上去了。

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告诉我,她曾向女儿请教电脑操作问题,明明只问了一两次,女儿说:“我已经和你说过无数次了。”女士一言不发,去学校读了半年电脑课程。女儿觉得惭愧,向母亲道歉,并说:“不过,最终的结果也蛮好哦。”女士说:“是吗,但妈妈对你有点害怕了、怨恨了,这更要紧,你同意吗?”

■告诉你,很早就想跟你说这些话了。

把预见放到事后讲,总是奇怪的。很早不是没说嘛,要是说了,可能对他人就是一次有先见之明的点拨,但那么做需有担当,因为那时一切尚不明朗,说对说错的概率五十五十。现在已水落石出,再来说应算马后一炮。开头加这么一句,无非想把马后炮的平庸扳一点回来,既显露老谋深算的预判,又不承担超前博傻的风险。此外,很早的时候,话主究竟怎么想,和后来说的是否完全一致,已无法求证。

有个规律很有趣,不太爱担当的,常是那些看上去机灵的人。

■妈妈还好吗?

这是个正面的案例,在使用沪语的范围,曾多次听到有人在朋友间这样亲切询问。这里省了一个“你”或“你的”,人和人突然就近很多,半秒之内暂时模糊了非血缘的距离。很少有人会拒绝别人如此暖心的方式。此类措辞手段,在年轻的人群里已罕见,仅为若干家教周致、年纪在七十岁以上的本埠雅士所用。掩去一个代词或物主代词,温情顿然被点亮了。

■物资保障员

翻阅军史资料,发现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的解放军部队有“物资保障员”一职,通常指跟随作战部队,运送武器弹药和粮食的人员。他们的运输方式,是传统的人拉肩扛,辛苦至极。军事专家说,那个时期,解放军正规部队官兵称谓已很齐备,而勤杂人员的名称是否理顺,取决于具体部队相关干部的文化程度。在接收了大量投诚和被俘士兵以后,部队仍在战斗状态,一来兵员补充到岗前的甄别需要时间,二来在民工支援的基础上,仍需补充大量的后勤运输人员。一些愿意加入解放军的投诚或被俘士兵,就先归入运输队伍,暂时不配备武器,一边工作,一边接受考察。这时,有些部队就用“物资保障员”来统一称呼他们。

这是个繁重的体力工作,“物保员”的名称强化了该项任务的本质含义,相比挑夫等称呼,更体面一些,也淡化了临时性工作给这个人群带来的心理不安。战火纷飞之下,人们在语词使用中,对人性关切已经这般考究,令人感慨。也显示了语言中尽可能关切他人的尊严,由此产生的正面意义不可估量。

■设计设计。

我在悉尼生活时,有朋友娶了本地英裔女子,老丈人是火车司机出身的澳洲著名作家。老人在远郊有个树木参天的院落,院子大,内有瓦顶平房三幢,常年空着。每年秋叶飘落,会把房顶的下水管道死死堵住。院中还有一个很大的轨道小火车系统,是老人多年前怀旧的玩具,同样被腐叶覆盖侵蚀。

有一年,老人对女婿说,能否请你的中国朋友去那个院子设计设计,把环境变一变。朋友哈哈大笑,明白老人是想请大家去那里清理树叶。作业面还不小,上到房顶,下到院中的火车系统,以及周边地面。朋友想到老丈人用了设计一词,实在好玩,来邀请我们时还止不住大笑。从此,我们就把这项清理腐叶的劳动,作为一年一度的秋后节目。清理树叶的时节快到了,我们就会纷纷去问那位女婿,喂,什么时候去你老丈人那儿设计呢?

此处的设计一词,纯属体力劳动的友好延伸,大家从老人诚恳的神情里,读到了幽默。老人用心为别人的体面做了铺排,夸大了体力劳动中的精神含量,大家都心知肚明。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总让人觉得有趣,也很情愿。就因为这个“设计设计”,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位英格兰老人的友善和机智。

在日常的措辞里,多一些人性体恤,少一些情绪误伤;多一些雅量,少一些占尽上风的不依不饶;这应该不是新鲜的倡导。只是,出于过分自我或失智,令人不悦的语言现象仍随时可见。旧的倡导,并不因为它的陈旧,就已失去了意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