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全国自贸区创新成果半数源于此 广告
第5版:要闻/广告 2023-09-15
市政府上午召开上海自贸区十周年新闻发布会

全国自贸区创新成果半数源于此

2013年,全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光荣使命和重大任务花落上海。十年来,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上海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

今天上午,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自贸区十周年建设成果等相关情况。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制度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践行了试验育种、示范引领的初心使命。

对标国际规则

推进制度型开放

发布中国首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在制造业、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落地一批全国首创外资项目……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投资贸易等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开放是“加速度”的重要引擎。上海自贸区深化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率先推出一线“先进区、后报关”、区间“自行运输”、二线“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以及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措施,在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构建全新“六特”海关监管模式。建成运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企业数超过60万家,支撑全国超四分之一的货物贸易量的数据处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持续打造接轨国际的法治环境,设立首个自贸区法庭和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引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院,积极探索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

坚持要素改革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上海自贸区始终坚持要素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比如,在开拓资金跨境通道方面,创设本外币一体化运作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等试点,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14万个,累计发生本外币跨境收支折合人民币142万亿元。

在提高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方面,设立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面向全球的平台,推出原油期货、20号胶等一批创新产品,上市全国超过一半的国际化期货期权品种,全国首单液化天然气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于今年3月落地。

为了促进数据要素流通,设立上海数据交易所,率先探索数据要素场内交易,累计挂牌数据产品近1500个。高标准建设“国际数据港”,启动运营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开展数据跨境流通创新试点。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海自贸区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人才政策,建立外籍高层次人才永居推荐“直通车”制度,开设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审批“单一窗口”,发布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和紧缺清单。目前,浦东新区人才总量达到170余万,重点产业国际化人才占比超过4%。

加强政府改革

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上海自贸区从事前监管到事中事后监管的巨大改革,倒逼政府“刀刃向内”,加强自身改革,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上海自贸区创新开展“证照分离”“照后减证”“一业一证”等试点,已在31个行业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5000多张,平均审批时限压减近90%,申请材料压减近70%,填表要素压减超60%。

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创建“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监管协同机制,推动政府监管方式向信用、风险、分类、动态“四个监管”转变。

打造以“互联网+”为重点的政务服务体系,实施企业市场准入事项“全网通办”、政务信息“全域共享”,全面推行“一网通办”,300余项涉企审批事项实现100%全程网办,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近90%。

聚焦产业发展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中国“芯”、创新药、无人车、大飞机……在上海自贸区,聚焦产业发展所需创新制度供给,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率先开展集成电路监管创新试点,推出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货物入库时间较以往压缩两个工作日。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等制度,上市一类新药21个。推出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和研发用物品入境便利化试点,实现特定研发用物品高效便捷通关,不需要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

深化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区内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已超500公里,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海大桥智能重卡项目开启“真无人”测试,成为全球最长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场景。

首创“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模式,对位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外的两个国产大飞机生产基地实施“境内区外”一体化监管,助力民用航空产业链集聚发展。

围绕贸易高质量发展,上线全国首个辅助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的“离岸通”平台,落地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全力培育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

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十年来,上海自贸区充分发挥出深化改革“试验田”、制度型开放“先行者”等作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2022年,上海自贸区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总额的30%,充分发挥了“头雁”效应。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带动下,2022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013年的2.5倍和1.5倍。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