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从历史的真实性到艺术的逼真性 艺术穿在身上  故事留在心里 抄作业还抄不好 “新”风海上来 电影宣传“三件套”何时休! 看到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3-11-19

抄作业还抄不好

电影《拯救嫌疑人》口碑远不如原作

◆孙佳音

从《消失的她》《超能一家人》《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二手杰作》,到正在热映的《拯救嫌疑人》《无价之宝》,改编翻拍倒不稀奇,只是今年特别多,最近接连上映的这一大摞,无论票房高低,口碑都不尽如人意。为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却没有看得更远?为何从判分起码“良好”的隔壁桌誊抄来的试卷,却只能勉强够得上“及格”?

以张末的《拯救嫌疑人》为例,它的改编算不上最不好的,但是它的不好却很有代表性。《拯救嫌疑人》改编自韩国电影《七天》,主要情节就是金牌律师陈智琪(张小斐 饰)意外卷入一场阴谋,她女儿被人绑架,她被要求为一名死囚做无罪辩护。陈智琪无奈只能联手发小、警察金志雄(李鸿其 饰)展开调查。在搜寻线索的过程中,在庭审辩护中,故事不断反转,直到最后残忍的真相被完全揭开。与刚刚上映的《无价之宝》相比,票房更好的《拯救嫌疑人》保留了原作的大体故事框架,片长也很接近(相差6分钟),《七天》中推拉晃动的镜头、突然的剪辑手法和地点设定,甚至连女主人公与女儿在浴缸里秀腿以及绑匪用狗取药等细节,《拯救嫌疑人》也都进行了“情景再现”。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为何抄作业还抄不好?

首先,《拯救嫌疑人》的故事背景,没有很好地“本土化”。好的改编,必须符合我们的国情和人情,才能让观众更容易共情和共鸣,而《拯救嫌疑人》则是字面意思的没有本土化。这个悬疑故事没有发生在中国,而被架空发生在一个都讲普通话,却和原作《七天》里的韩国一样采用混合法律体系的城市。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方便照搬答案,这一部分主创团队偷懒了。从成片效果来看,庭辩戏码几乎形同儿戏,证据链、辩词和煽情上价值均显得孱弱,没有说服力。

其次,相较于原作,年轻的张末导演改造的人物,性格都显得相对单薄。女主角是只为正义辩护的良心律师,混不吝的警察仿佛只是一个协助女主调查的工具人,受害人也几乎是没有污点的清纯文艺少年,检察长更被生生塑造成了从头坏到底却也从头傻到底的反派……片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被简单地标签了“善”或者“恶”,尤其女性角色几乎清一色善良美好,很难让人不怀疑它是定向为收割女性观众创作的。

再者,《拯救嫌疑人》对于“嫌疑人”的重塑,几乎可以用非常失败来形容。原片中最初被捕的郑铁镇本是个毒贩,还长期家暴,是一个复杂的有前科的社会人,剧情和表演都保持高度悬疑,并给足了演员弹性发挥的空间。而改编之后,丹温这个宠物店店员先被塑造成一个温和内向的好人,当剧情需要反转时,一个镜头、一个细节就让他露出狰狞眼神,秒变恶人。这种刻意并且令人无法相信的转变也发生在惠英红饰演的死者母亲身上,善与恶的切换同样非常生硬,只是老演员用纯熟的演技尽可能细腻地呈现出角色本该复杂、摇摆的内心状态。

该改的,没有好好改本土化;不该改的,却胡乱一通操作。于《拯救嫌疑人》,有7个编剧,却没能缝补起原作的问题,虽然影片打斗追逐场面华丽了不少,但悬疑惊悚气息全无,人物单薄苍白之外,还逻辑漏洞不少,案件的几次成功推进居然依靠的是一块儿童手表,年轻的导演远没有学会在不依靠视觉效果和短暂刺激的情况下如何用情节和人物,牢牢抓住观众。于其他许多改编电影,买下在商业上曾获得成功的外国剧本和过时经验,没有想着用更“此时此地”的故事和情感真正吸引、满足甚至留住观众,而是用一些营销的噱头、一些时髦的概念、一些带有强烈情绪和反转的“抓人”的、俗套的情节来收割市场的红利。这股歪风邪气,从《误杀》《消失的她》吹来,不知道要吹到哪里才会停。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