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忠
东晋陶潜曾在《移居》中写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按古人之言,登高不只是重阳,也不单是登山,还有登楼、台、塔等之意。说到登高,顿有不少相关之乐闪现眼前。
那时我在中学教导处担任课程安排工作,总部大楼与分部相隔百米,两幢楼都没有电梯,联系又不方便。日常调课频繁,务必提早通知各方,全靠双脚来回奔跑、登楼。碰到教师开课、听课、外出活动,需要大量调课。全校众多教师课程星罗棋布,往往调一节课就要动两三个人,不能出一点差错。既玩脑力,又玩体力。人就像陀螺不停旋转在两幢大楼间,早就养成登楼习惯一步两格,无数次上上下下练“脚劲”,无形中练就了我登高的能耐。
平时不善显示自己,想不到在后来的教工旅游中,屡屡“招摇”了一把。那年庐山旅游,游锦绣谷、五老峰、汉阳峰等海拔较高的景点,和身体强壮的小青年观奇石怪岭、山水相依、巧夺天工天然盆景的同时,遥遥领先众多教工到达峰顶。一次次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美意境。记得雨中步3000多格台阶游三叠泉,当地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雨天路滑难行。摔了无数跤,弄湿一身衣,逼着自己首当其冲,力做合格的“庐山客”。终见壮观的三叠泉,溪水流经峭壁分三级呈叠式飞泻而得名,落差高而宽,气势磅礴,哗啦啦飞瀑撞击声撼人心魄,故称之为庐山第一景观。我观美景并拍摄了不少画面后,即返回山下集合点,等了三刻钟才见姗姗而来的同事。他们见到我禁不住问道:“看你瘦刮刮的,怎么脚头比啥人都快?”我笑而不答。
后来在平均海拔更高的三清山,我当仁不让又露了“一脚”。那天与体育老师率先登上最高峰,观谷峡云幽、层峦叠嶂、三峰鼎立的雄姿,又一次感悟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下山半道中,几位胖胖的老师,正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费劲往上攀登,见我们回程,也没信心与力气再上去了。是啊!也真难为了这些重量级老师,身体分量比我重五六十斤,要把这么重体量驮上山,还真不容易。赶紧扶住他们,乐呵呵地一起下山。
在城市无山可登的日子,就登楼。为了儿子读书方便,曾在市中心的一高层公寓租住多年,有时为了过过登高之瘾,不乘电梯,上下8楼就靠双脚完成。在地铁站换乘、在医院就诊也常不乘电梯,选择登楼,一来健身,二来寻乐。不少医学专家认为,登高包括登楼、登山等都是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加快血液流动,促进胃肠蠕动、食物消化吸收。同时增加骨关节的灵活性、韧带和肌肉的力量。活动过程还能有效调节情绪、激发兴奋度、增加精神乐趣。
得益于常年登高,前不久,与文友去莫干山旅游,虽然眼力不行,雨天看不清山中台阶高低,稍稍放慢速度前行。依次参观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下榻地、江南第一名胜——剑池等诸多景点,看到了烟雨莫干山的诗情画意、叱咤风云人物的别样风景。年龄较高的我,一天时间里,与文友登了数千格台阶,走了较长的路,依然步履轻松、精神蛮足。领队老郑见到我说:“朋友结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