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店里生意火爆 本报记者 李永生 摄
北京百货
店里挤满了顾客
本报讯(记者 季晟祯)“谢谢大家关心!昨天《新民晚报》刊登后,今天进店人流量是以往三四倍,店里电话铃声不断。”上午10时许,记者在北京百货商店看见了张乐华,戴着黑色毛线帽,他刚匆匆从医院赶回来,手上还贴着胶布。说起“68岁的北京百货还能不能留住”的事(详见昨日本报6版),老张讲,一早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都涌来店里为他打气,认为这样“高寿”的老店该继续“保留”,不但便民利民,更有老上海的“烟火气”,希望能盼来曙光,让老底子文化历史传承下去。
中午时分,三三两两的老人结伴而来,店里原本狭小的空间被挤得水泄不通。而这些老人中,不少是看了《新民晚报》报道特意前来的“新”顾客,也不乏长情的老顾客,几十年如一日,经常来店里光顾的。有的坐地铁从浦东赶来买“汤婆子”,有的从普陀乘车来买海鸥牌洗发膏、蛤蜊油,当然销量最好的还属老张定制“假领头”,有的顾客甚至一买就是七八件。“这家‘老字号’若真拆了,实在可惜啊!以后也不知还能去哪儿买东西了。”老人们唏嘘感慨道。
“如果北京百货也要关门,那‘老静安’的标志又要少一个了,遗憾又多一个。”67岁的沈贤刚是“老静安人”,2019年因石门一路周边动迁而搬离,此前已在那里整整生活了63年。
孩提时代,沈贤刚经常路过北京百货商店,只是很少进去买东西,主要是那时类似这样的小杂货店很常见,一点不稀奇。等年纪大了,反而特别喜欢跑去那里“淘宝”,因为“老静安面孔”越来越少,能淘生活用品的店也越来越少。
他回忆,昔日南京西路石门路至青海路的商店很多,如开开百货、新华书店、上海照相馆、博步皮鞋和春江百货等,如今这些店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
他笑着说,不少顾客嫌老张脾气急,还有点“凶”,但依旧习惯去他的店,“毕竟现在还能用上海话和营业员斗嘴的地方真不多了,那也是一种乐趣啊!”
谈及与北京百货商店的渊源,86岁的罗家才顿时和记者滔滔不绝。“以前物资匮乏年代,‘假领头’可是稀罕物,是精明讲究的上海人为了兼顾体面和节约发明的,现在看也真是一种智慧结晶。”年轻时,罗家才就爱穿“假领头”,经常去北京百货商店兜兜转转,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年纪大的不会用手机也不懂网购,在实体店购物,不但能面对面交流,还可以‘眼见为实’。”他讲,北京百货商店里的杂货满足百姓日常所需,应有尽有,“跑百家不如跑一家”。在他看来,不少曾经让上海人引以为傲的老字号,如今都“变味”了,失去好口碑。唯独北京百货商店,还保留着旧时上海的“味道”,让人看着亲切。在那里,不仅有历史积淀,还有上海百年商业文明缩影。
正因如此,他几乎每月都会光顾老店一两次,即便住得远,来一趟要一两个小时。“哪怕不买东西‘嘎嘎讪胡’,也是很开心的。”
北京百货商店不仅卖传统国货,更传承着城市温度。因缘际会下,37岁顾夏慧知晓了北京百货商店,于是特意带着8岁的儿子到店拜访,想让他看看妈妈和外婆记忆里那些老上海的物件,直观接触老上海的文化底蕴。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长期在外的生活经历让她特别理解传统文化的可贵和凝聚力,在她看来,市政改造的确是利民好事,但是老的上海文化、传统技艺也需要保留和“被看见”,这是上海“海纳百川”的精髓,也是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会让年轻一代有“落叶归根”的文化追寻感。
“惋惜”“泪目”“烟火气”……昨天,张乐华的“北京百货商店”经本报报道后,引发网友们一波“回忆杀”。
网友JL:这是上海老人们的便利与生活,更是上海文化的传承。建议在附近以公益形式找到合适的搬迁地方,还老人们便利,为民办实事。
网友浪潮:这些老店给老上海人留下了满满的回忆,真是舍不得这些老店消失啊!
网友QLW:贴近百姓家庭生活用品的老北京百货商店,因动迁而歇业,太可惜了。
网友手残的叉子:明白上海要打造都市的发展规划,但街边有小店的感觉真的能让道路有人情味。
不少读者和网友热切盼望:希望北京百货商店这次只是“歇一歇”,改建好了还能继续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