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 本版图片 受访者 供图
赵晓菁(右)正在手术
本报见习记者 陈佳琳
清晨6时半,晨光熹微。凛冽寒风里,一辆巴士载着近10名上海医生从位于浦东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仁济医院”)出发,驶上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从高楼大厦、潋滟海光到风吹田野,沿路风景变幻。两小时后,巴士抵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又名宁波市杭州湾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伴着明媚阳光,跨越165公里的上海医生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作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医疗改革的“排头兵”,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由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合力打造,两家百年老院携手共建,探索“沪浙合作办医”的模式创新。今年,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迎来“五周岁”,推进健康医疗服务,持续将上海优质的医疗资源与技术辐射至长三角。
师徒共解疑难杂症
“马教授,这个病人是否可以应用激素?需要用到多大剂量?”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助理、主治医师王连魁给上海仁济医院消化科执行主任、感染科主任马雄发了一条微信。拜师6年来,每当王连魁遇到难以决断的病情时,他总会请教这位肝病领域的“大咖”,“马教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总能根据病情提出最恰当的处理方案”。
2017年,王连魁前往上海仁济医院进修,成为马雄的“亲传弟子”。半年时间里,他跟着这位自身免疫性肝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出门诊、下病房,负责协助完成整理病人的化验结果、在电子系统上开医嘱等基础性工作,最多时一天有130余名患者前来就诊,连饭都来不及吃。
5年前,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正式运营后,马雄每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开设1次固定门诊。王连魁抓紧机会,将平日诊疗中遇到的难题汇总到手机备忘录里,趁马雄出诊时请他“指点迷津”,不断汲取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疗思路与临床处理方法,“自身免疫性肝病属于罕见病,以前只听说过。跟着马教授学习后,我如今已经能够独立诊断、治疗相关病例了。”
67岁的潘女士来自慈溪市,今年3月来到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就诊时,出现了黄疸、腹水等症状。“这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我马上把她收到了住院部。”王连魁了解到,潘女士有一年时间没有经过正规治疗,出现了消瘦、乏力、瘙痒等情况,病情持续加重。针对这一病例,马雄因材施教,进行了一次“教学查房”,指导包括王连魁在内的当地医生们分析病情、调整用药剂量。最终,潘女士病情好转,顺利出院,至今已定期随访8次,目前状态良好。
“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外,马教授接待病人的方式也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王连魁留意到,每次出诊时,马教授都耐心、和蔼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病情,主动舒缓他们焦虑的情绪。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王连魁也学会引导患者正确地看待自身免疫性肝病,“只要有合适的方案去治疗,病情可以控制住,甚至早期还有逆转的可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师带徒’模式是培育当地医学人才的关键方式之一。”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卜军介绍,医院正持续推进“总院进修”“启航人才培养”等系列人才培育计划,依托上海优质的医疗教学资源,孵化更多优秀的本土医学人才,为医院的学科和人才队伍增添更多的“自体血”。
精准对接上海名医
2020年7月起,上海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每两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来到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出门诊、做手术,专家号总是“供不应求”。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汪炎磊观察到,每次在预约系统里放出30个专家号,两三天就约满了,因预约不到而希望当天临时加号的情况非常普遍。同时,30个专家号里,真正需要专家看诊、预约手术的仅有三五位,“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但还是想要赵主任看过才放心。”
面对有需求的患者挂不到号的困境,2021年8月,赵晓菁将上海仁济医院已经趋于成熟的“精准预约”模式引入了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汪炎磊介绍,与传统挂号就诊的方式不同,精准预约挂号平台多了一道预筛流程。患者挂号时,需要将既往所有的病史资料、诊断报告等信息上传到平台,“赵晓菁工作室”团队的医生会及时在后台判断是否需要专家看诊,“把机会让给有需要的人”。
32岁的雷女士来自衢州,目前在宁波镇海区工作。2021年,她因感冒咳嗽就医检查,发现了一个8毫米的肺结节。辗转多家医院,多位医生都建议她手术切除,幸运的是她通过精准预约的方式找到了赵晓菁。经过对比分析、仔细诊断后,赵晓菁建议她定期复诊观察即可,不需要急着手术,还打趣道:“对于这个肺结节,我保证你的安全,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雷女士这才放下心来。今年12月,她来到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第3次复诊,目前状态稳定,继续随访观察。
“精准预约模式能够确保专家资源分配给需要专家诊治的患者,有效提高了就医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汪炎磊透露,启用精准预约模式后的近半年内,胸外科的门诊住院转化率达到37%。每位病人的就诊时间也从最初的1-2分钟延长至近20分钟,给医患之间的沟通留出了更多时间。
实际上,在医疗管理创新方面,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付出的努力远不止此。卜军介绍,2021年,医院优化门诊布局,对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9个领域进行系统性整合,打通各种信息、数据、系统间的壁垒,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全面实施器官系统整合诊疗模式的大型综合医院,一站式解决患者就医难题。此外,医院还与新区的企业建立了“医企”共联公益党建,不仅为企业提供远程诊疗服务,更为企业职工建立个体化的健康档案,协助企业职工深入了解慢病情况及高危因素。
沪甬接力抢救生命
“医生医生,快救人!”今年8月31日晚上7时许,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心内科主任助理金娜克会诊结束准备回病房时,一位40余岁的男性被扶进了急诊室,当时患者已经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情况危急。
金娜克回忆,当时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他与急诊医护团队立即抢救,前后共进行了10余次除颤以及不间断的心外按压、气管插管等。40余分钟后,患者恢复了自主心律。经过心电图检查,判断患者属于急性心肌梗死Killip IV级(心肌梗死最高级,病死率达85%-90%),需要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血压。
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当即启动重大抢救流程。在院领导、行政值班的主持下,心内科、心外科、急诊科、ICU医生相互配合,全力抢救患者,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在同一条时间轴的另一个空间,上海仁济医院心内科、心外科、ICU医生紧急组成了抢救小组,带着主动脉球囊导管及ECMO导管立即赶往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沿途持续开展实时信息互通、制定治疗方案。
凌晨12时半,上海仁济医院抢救团队到达后,立即将患者送入导管室,在冠脉造影前优先植入了主动脉反搏球囊,保证患者的循环稳定。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大回旋支近段闭塞、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上海仁济医院抢救团队手术开通了回旋支闭塞血管,并成功植入支架至前降支严重狭窄病变处,让患者转危为安。
历经近6小时,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以胜利告终。金娜克透露,手术完成后,患者在ICU接受了近半个月的生命支持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其间,沪甬两地的医生持续在线上关注患者病情。9月20日,患者病情稳定,顺利出院。
“像这样沪甬协作抢救患者的故事时有发生。”该院副院长秦骏介绍,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在应对重大抢救等重大紧急情况下形成医疗协同闭环,真正让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医疗建设有实效、人民群众更可及。
结束一天的采访,已临近黄昏。脱下白大褂,出门诊的上海医生坐上了返程上海的大巴,而常驻的专家则继续留在杭州湾等待明天的日出。
日出而出,日落而归。这群上海医生穿梭在沪甬两地的身影,托举起了无数长三角患者的生命。他们的一次次奔赴,为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发展写下了上海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