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老了,可以越来越任性吗
第14版:金色池塘 2023-12-27

老了,可以越来越任性吗

IC 图

编者按: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我知道你老了,可是能否少点任性》,当读到那句“知道不该苛责,因为你老了”时,我潸然泪下。都说老人是老小孩,也要撒撒娇,但也有人说,偶尔可以,一直这样,小辈也吃不消。说起任性的老人,不少子女有一肚子苦水,但有时,任性之于老人,也是一种无奈;更有时,任性一下,也挺好,老夫聊发少年狂嘛。老了,你越来越任性了吗?

老夫聊发少年狂

林紫

十多年前,我的老顽童爸爸突然又顽皮了一把——天不亮就偷偷起床,写了张“我回成都了”的纸条放在电饭煲里,然后迅速“逃离”上海,享受他“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自由去了。直到老妈起床准备早餐,才发现锅里“大有乾坤”,又好气又好笑地向我告状:“老顽童怎么越来越任性了?”

我哈哈大笑,想象着老爸得意又有点小坏的样子,内心一定在说:“终于可以任性一下了!”

说“终于”,是因为老爸再顽皮,毕竟还是被老妈“管”了一辈子,比如:摩托车“肉包铁、太危险”,不许骑。年轻时的他血气方刚,但为了让老妈放心、对儿女负责,居然真的就把“理想”暂时放下了。但放下不等于放弃,转眼70多岁,再不任性、更待何时?

任性的,不只老爸。很多热爱生活、渴望更多生命体验的老人,年轻时为了家庭暂且放下了自我追求,等儿女长大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和需求才又慢慢复苏,可以毫无顾虑地去实现。任性,不过是他们做回完整的自己、勇于自我实现而已。

也有一些老人,会用“任性”来呐喊,希望儿女听见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就像不会讲话的孩子饿了会哭,不知怎么跟儿女沟通或者有分离焦虑的老人,会用行为来表达不满和不安,比如:犟。

还有一些老人,“任性”是因为对人生有了自己坚定和独特的看法,希望按照自己认定的对的方式过完此生,所以听不进旁人的劝告,比如:不手术、不抢救。有一种“伪任性”特别要警惕——有的老人突然性情大变、行为古怪,怀疑家人要害自己或偷自己物品等,这些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征兆,需要尽快就医。至于其他几种,儿女们其实可以试着:欣赏自我实现的勇敢、安抚不满不安的呐喊、尊重生命个体的选择。

毕竟,每一位老人都曾经是少年,都渴望过“西北望、射天狼”。

建立起边界感

艾伦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朋友说起她的祖母时笑言,真是一位老祖宗。老太太每回头疼脑热,都要召集在沪的众子女齐齐赶去看望,哪怕正值三更半夜。她点名批评二儿子来的次数最少,二儿子辩解“路远”。老太太反应敏捷:“总归没彭浦新村远?”既表扬了住在彭浦新村的小儿子,又批驳了二儿子的托词。

某次敬老活动,一期颐老人坐在轮椅上,由七旬女儿推来。那老人言辞犀利,要求过分。他女儿小心翼翼地解释一句半句,但他仍不留情面。

我的老妈,85岁以前很是明事理,这几年越来越离谱。为她网购东西,每次都有刺可挑。她头发掉得厉害,我带她到百货店买了名牌假发。当时觉得蛮好,第三天一大早,她打来电话,要我退掉。我说,钱,我出一半。全部由我出也行,只要你喜欢。老妈不说嫌贵,一个劲地挑毛病:“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头发,伊拉侪是骗子,抖音上假发套两三百块一只……”所有的解释和抚慰都是白费,只好换了一顶适合我的假发搁在家里。被她否决后退掉或送人的,还有抽湿机、取暖器、冰箱、洗衣机……

远离社会的老人,人际关系单一,眼界狭窄,加上小辈的孝顺乃至宠溺,设若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越老越任性,也就不足为怪了。老妈的事例令我警醒。有人说“五十识相”,当父母的,在儿女面前也要识相。借用柯兆银老师的一句话“孩子大了就是亲戚啊”。面对成年子女,老人要建立起边界感和分寸感,明白自己对子女既没有无限责任,也没有颐指气使的权利。

戴上“任性”的帽子

丰丰

去年邻居爷叔退休时,兴高采烈地给邻居家分发巧克力,还眉飞色舞地说他的退休计划:要做家里的大厨,要承担起接送孙子的任务,还要担当起一家5口的“日常保健师”。

我们打心眼里羡慕退休的爷叔给这个家下了场“及时雨”。可最近经常看到爷叔黑着脸,摔门而出,不用问,肯定发生家庭矛盾了。

起因是爷叔送孙子坐地铁上学。早高峰时段基本没有位子,看到有人下车,爷叔一个箭步上前占座,不断地喊孙子过来,可孙子不挪步,好像要和他撇清关系似的。爷叔纳闷,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个孕妇,他这时想让位,又觉得丢面子,屁股就像粘在座位上不动弹。

吃晚饭时孙子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引起了家庭的群起而攻之,媳妇说有的老人倚老卖老,年轻人让座慢了还大打出手。儿子更是指责父亲一贯任性,甚至升级到坏人变老了这种伤感情的话。爷叔那个委屈啊,明明是体恤孙子来回奔波累人,这才抢位的,家里人怎么不理解呢?这顿饭吃成了吵架饭,浪费了好滋味。

家人吵架不记仇,几天过后又和好了。爷叔想到老伴和儿子血糖有点儿高,听说民间有醋泡大蒜的偏方可以降血糖。爷叔精心制作,当他把蒜瓣送到他们面前时,母子俩坚决抵制,理由是大蒜头能治血糖高,还要药物干什么?

爷叔动了气,坚持要妻儿吃。儿子却讽刺爷叔不懂装懂。妻子甚至嗔道:“为了你的身体,苦口婆心劝你戒烟,说了几十年,你就是任性不戒,我们凭什么一定要听你的?”

好心没好报,爷叔十分郁闷。他想自己既非无德之人,为人也不自私,怎么就被家人戴上了一顶任性的帽子?

与人相处选温性

笑晖

赴朋友的晚宴。网约车开至三分之一路途时,司机突然说:“糟糕,忘记计时打表了!”手机一查,行程65元左右。告诉司机没事。“你是否在想心事?”“没有啊!”到了酒店,微信付款标示“70元。”按理说,不开计程表,是司机失误,应该少算而非多算。不予争辩付了钱。

认识的一位长辈,某日早晨在菜场买菜,不知为何,与菜贩争辩,就此脑溢血发作,为此殒命。家人悲痛不已。都说老年人不能摔跤,可能本来运转正常的肌体,突然被磕碰,走向改变,需要重新修复。精神的“小碰撞”也是如此。一逞强,一辩论,说不定就情绪失控血压升高。

小时候的外甥,我们姐俩带他逛街,他一定要买一件东西,不买,就撒泼打滚。哪怕这件玩具以前买过,他也是不买不依。有一次,他一定要买耐克球鞋。那双鞋子400多元,当时算贵的,结果,妈妈和阿姨,一人出资买了一只。现在,我们经常在饭桌上跟外甥,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中年男士打趣:“幸亏你小时候这样任性,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因为调皮,吃了父亲一巴掌;因为闯祸,被老师告到家里。任性是童年的福利。

欣赏永远笑眯眯的老人。历练、经验、见识、修养使他自身成为一个圆。他将老天爷给他的年岁修成了一座暖炉。他的齿轮运转在自己的轨道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时间的缺失者”——老人的称谓。时间只有呈积极状态的运势,这才是珍惜时间。在自己的天地里可以任性,原来写作的,现在改修书画。但是与人相处,还是选择温性。任性有着不可控的属性,所有来自外界的摩擦,都是不值得消耗元气的。所有的不愉快都是要避免的。

为自己活一回

孙道荣

都说赵老头“疯”了。老赵是我们小区6号楼的业主。他家的房子有一百多平方米,四个房间,儿子、女儿一起回来,也能住得下。老伴去世后,他将大房子卖了,置换成了小户型,只有一室一厅一卫。老赵说,儿女们一年也难得回家来一趟,来了,转一转就走了,很少在家里住。是老赵急用钱吗?不是。是补贴儿女吗?也不是。儿子女儿都成了家。是置换成钱防老吗?也不是。老赵置换房子,余下来七八十万元。他给孙子存了10万元,给外孙女也存了10万元,剩下的,他拿去买了一辆房车,自己几乎一个子儿不剩。这正是大家都认为老赵“疯”了的缘故。

太任性了!太疯狂了!一个快70岁的人,竟卖了房子去买房车,这是临老了,还要去浪迹天涯吗?

老赵还真想去浪迹天涯。妻子在世时,每年他都和妻子一起旅游,但妻子腿脚不好,舟车劳顿不方便,只能就近玩一玩。现在老伴不在了,自己也越来越老了,他想在自己还能走动的时候,走遍全国。老赵的房车轰动了我们整个小区,这是我们这个小区第一辆房车。老赵将地下车位也置换成了地面的,方便停房车。在小区散步,远远地就能看见老赵的房车,成为小区一景。每当老赵这个车位空着时,我们就知道,他又驾着他的房车去旅游了。

我加了老赵微信,常在朋友圈看到,他在海南了,去东北了,到南疆了。房车成了移动的家,而我们小区他那个小房子,只是他偶尔回来休整的家。

这个夏天,老赵开着房车,带着放暑假的孙子和外孙女沿着东南的海岸线,绕了小半个中国。每天的朋友圈,都是两小儿灿烂的笑脸。这是两个娃最难忘的暑假了吧。

老赵说,我这辈子,就任性了这么一回,也只有这一回,我才是真正为自己活了一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