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明月
题记:特意去查找明日的日出时间,是在6时52分37秒,也就是说,2024年1月1日的朝阳在那一刻从东海升起,并把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奔流的黄浦江、东方明珠和外滩的万国建筑群,给这座繁华的都市披上崭新的霞光……而人们相互间的祝福几乎是统一的、愉悦的、充盈着希冀的:元旦快乐!
关于元旦,现在的准确释义是指公历(阳历)每年的第一天,即公历的1月1日,但这种释义严格意义上始自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而此前3000多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长河里,元旦其实是指现在的春节,即农历的正月初一,又有元日、元正等多种别称。倘若在古诗词中读到“元日”的时候,那就是古人在春节时的歌咏或抒怀了。其中,最为流传和脍炙人口的应该是北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唐著名的白居易更是在公元833年正月初一日这天喝到酒酣耳热之后,兴致盎然地一口气写下《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七年指唐文宗太和七年),其中的第三首是:三杯蓝尾酒,一楪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唐代饮宴时,轮流斟饮,末座称“蓝尾酒”。宋朝窦革在《酒谱·酒之事》中的解释是:今人元日饮屠苏酒,云可以避瘟气,亦曰蓝尾酒。或以年高最后饮之,故有尾之义尔。至于“胶牙饧”,鲁迅先生在《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谈》里提到这个场景: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种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的胶牙饧了——其实最简明的解释可以是:麦芽糖。——相信读者已经发现端倪:爆竹、桃符以及避瘟气的屠苏酒、送灶日的麦芽糖,怎么越来越像现在的春节,而不像是这个公历的元旦了呢?
的确。白居易、王安石以及直到清代以前的诗文中不胜枚举的元日、元旦,指的都是春节,也就是常说的正月初一。稍加探究:“元旦”是个古老的汉词,是指农历纪年的正月初一日。在甲骨文中,元字是人形加一横,意指头部,所以有开端、初始的意思。而旦字的象形则指向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时的那个红光万丈的瞬间,所以元旦就是“初始之日”的意思,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和时之元。不过,所谓的“正月”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历法的调整也有多次变化,当然都是在探求一年当中的那个“第一”或者“开始”。夏朝的历法以春季的一月为正月,殷商的历法则以冬季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历法改为十一月,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之后,又改为十月为正月。现行的正月初一作为元旦始自汉武帝,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当然,除了元旦以及白、王诗中的“元日”的称谓之外,还有元正、元辰、上日、元朔等多种对初始之日表达情怀的叫法。
时间到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新中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并列为法定假日,这也就是现行的元旦或者新年了。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的两个“年”,把正月初一改称春节。回到2024年的1月1日,这个即将到来的元旦作为国定的假日其实只有70多年的历史,但承载的是3000多年来早已融入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无数希望和美好将来的“开始”。正如魏晋诗人辛萧《元正诗》中描写的那样: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大小同悦熙。尽管诗中的元正是指现在的春节,但此时不妨不求甚解拿来便用:就用这个元旦启动一切美好的事物,并为旋即而来的盛大的春节进行预热,不是很好吗?
不过,关于元旦的祝福,用元旦快乐或新年快乐多少是有些平常寡淡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里有足够的宝藏可供采掘,譬如《易经》。《易经》中多次出现“元亨利贞”的组合,孔子在乾卦《文言传》中解释为:“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这是一个关于个人和社会美德建设的诠释,通俗些可以解释为元是发端,亨是汇集,利是成就,而贞是持正。可以说,“元亨利贞”代表着美德循环向上的四个阶段,也象征着万物由弱及强的发展逻辑,简洁明了地透露着中华文化的智慧与自信。
既如此,明日在东海边浦江岸的相见,可微笑着,道一声: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