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硕)为发挥股权投资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日前,上海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自今年2月1日起施行。昨天,相关部门在新闻通气会上进行了解读。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表示,《若干措施》在制订时着眼于落实国家和上海市部署要求,注重贴合股权投资行业运行规律,瞄准行业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从优化股权投资机构设立服务和行业管理、引导投早投小投科技、支持企业风险投资发展、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推动行业联动创新发展、高质量建设股权投资集聚区、加强行业社会组织建设等九个方面提出了32条务实创新的政策举措,持续细化、优化“募、投、管、退”全流程、各环节服务,打造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风向标,着力营造政府领投、机构跟投的氛围,驱动更多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吸引更多投资机构落户上海、长期发展。
上海证监局副局长王登勇认为,《若干措施》较好体现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有关“鼓励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等功能作用”的内容和精神。“近年来,上海股权投资行业稳步发展,各项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自股票发行注册制实施以来,上海约八成新增上市公司获得过股权投资的支持。”王登勇表示,上海证监局支持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依法加强监管,推进股权投资行业规范运作,另一方面支持合规发展,拓宽私募基金退出渠道,推动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全国首单落地上海。
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赵健表示,将重点在促进科创项目向企业转化和科技企业培育两方面抓好《若干措施》的落实。一方面是构建源头创新生态,提升高风险高价值成果产出,带动投资与孵化协同的科创早期投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质效,孵化优秀科技企业。另一方面是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加强科技企业培育,推动更多优秀科技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进一步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如果说股权投资的“投”和“管”更多要发挥市场自身作用,那么在资金募集和退出上,政策端确实存在改革突破空间。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杨斌表示,《若干措施》恰恰就是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在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以及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上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政策举措。
长期以来,上海高度重视并支持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23年三季度,注册在上海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人1843家、管理基金8865只、管理规模2.3万亿元,三项数据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上海的创投基金管理规模6150亿元,位居全国之首。截至同年末,科创板上市企业566家,IPO融资额超9000亿元,总市值6.1万亿元,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