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一碗饭 他们接力守护这位“母亲”25年 广告
第6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4-05-11

他们接力守护这位“母亲”25年

倪嘉辉和同事为老人送上崭新的轮椅和一本记录25年点滴的相册 特约通讯员 李辉 摄

明天是母亲节。今天一早,倪嘉辉与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警支队肖玉泉中队的同事们一起来到大桥街道敬老院,为陈爱琳老人送上一辆崭新的轮椅。

“又给你们添麻烦了。”

“都是自家人,说什么麻烦呀!”倪嘉辉笑着将老人扶到新的轮椅上,“以后我们带你出去看夜景,就更方便啦。”

倪嘉辉是杨浦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刚刚荣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对他与肖玉泉中队的同事们来说,陈爱琳老人就像是一位特殊的“母亲”。他们已经接力守护她整整25年。

这段动人的故事,要从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肖玉泉在世时说起。1999年的一个秋夜,正在执勤的杨浦交警肖玉泉巡逻经过长阳路江浦路口时,注意到一对坐轮椅的母女。女儿趴在一个石墩上哭闹,母亲一边劝慰一边抹眼泪,显然是遇上了什么难事。原来,孩子父亲早就去世,腿脚残障的母亲陈爱琳独自抚养女儿佳丽,但佳丽又不幸患先天脑瘫,肢体和智力均发育迟缓,母女仅靠低保维持生活。从那一刻起,肖玉泉主动开启了长达3年的帮扶。即使在他罹患重病时,仍放心不下陈爱琳母女。2002年,肖玉泉走完了39年人生,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肖玉泉去世后,以他命名的“肖玉泉中队”成立,继续接力为母女俩送去温暖。每一位加入的新警,都要上一节特殊的入队“第一课”。倪嘉辉,就是其中之一。

倪嘉辉清楚地记得,2014年跟随“师父”金海波第一次来到陈爱琳家中时,身高1.83米的他要弯腰低头才能进屋。这是一户困难的家庭,几名成年人的到来,让这本就逼仄的空间愈加局促。但在金海波与陈爱琳亲眷话家常一般的交谈声中,小屋里充盈着亲友团聚的温馨。

工作之余,“肖玉泉中队”的青年民警都会跟着金海波去探望陈爱琳母女,倪嘉辉是其中最卖力的一个,无论去送慰问品、大扫除还是平日去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都不遗余力。2016年,佳丽因病去世;2017年,老屋旧改,陈爱琳住进大桥街道敬老院。2022年,金海波被调到分局指挥中心,倪嘉辉升任杨浦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副队长……岁月流转,但这份爱的承诺和接力始终持续。逢年过节外,倪嘉辉每每路过也都会探望一番,将陈爱琳当成了半个母亲一样悉心照顾。除了陈爱琳,其他老人也乐呵呵地欢迎他们的到来——年轻交警,已逐渐成了敬老院老人们共同的孩子。

今年3月,倪嘉辉和队友们借助无障碍公交车,精心设计出行路线,推着老人来到杨浦滨江,一边聊天,一边观景。老人动容地说:“我已经20多年没看过上海的夜景了。”这样的感慨,也更坚定了他们将这份特殊关爱延续下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值此母亲节到来之际,肖玉泉中队的民警们又来探望这位特殊的母亲了。倪嘉辉还准备了一本相册,细数25年来的温暖点滴。陈爱琳抚着轮椅说,之后想去路口转转,看看孩子们在岗位上值勤的模样。崭新的轮椅,载着老人徐徐前行;新的为民服务故事,仍在书写。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