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浦东发布全国首部公平竞争审查管理措施 “一户不抽”142户原地幸福升级
第5版:上海新闻 2024-05-31
历史风貌区里的小梁薄板改造,创上海成套旧改“三项纪录”

“一户不抽”142户原地幸福升级

建于上世纪中叶的复兴中路五六五弄二十三号外墙已严重脱皮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周馨

本报记者 姚丽萍

端午快来了,畅想两年后的端午,老房完成改造,老邻居们重回野花园,在新家包粽子,要面子有面子,要里子有里子,幸福!这是复兴坊野花园小区“70后”居民傅蓉的心愿。

昨天下午,在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复兴中路565弄21-22号、23号、24-25号复兴坊野花园小区,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二轮签约启动首日,就迎来100%签约生效。这是黄浦区首个在历史风貌保护区推进的旧住房改造项目,创造了全市旧住房成套改造中居民参与度最高、征询至签约生效时间最短、签约完成速度最快等三项纪录。

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老房子改造“一户不抽”,如何提升居住品质,重塑区域风貌,让“里子”“面子”相得益彰,原地幸福升级?

量体裁衣

复兴坊里,有花园洋房,有新式里弄,也有人称“小梁薄板”的房屋,这基本是砖混结构,主要特征是梁小板薄、楼层低矮、厨卫合用、抗震设防低等。野花园小区21-22号、23号、24-25号就是小梁薄板,住着142户居民。野花园小区,乍听有点怪,再听听,很有历史感。这里曾是复兴坊里的公共花园,岁月远走,无人打理,就成了野花园,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解决住房问题,小梁薄板凑成了野花园小区。小梁薄板要改造,居民们却说,虽然是老破小,虽然自家不是文保或历保建筑,可这里是历史风貌保护区呀,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思南路,交通、就医等等要论便利,放眼全上海,“阿拉也是一等一地好”。

“旧房改造,当然要,抽户后异地安置?不要不要!如今,一户不抽、原地升级,改造后回搬,阿拉很欢迎!”昨天下午,见证了100%签约生效,“50后”居民徐文卿非常高兴。旧住房成套改造,常遇见的一道选择题就是:抽户异地安置,还是全部改后回搬?这道选择题,在野花园小区变成了“一户不抽”的单选题,这让旧房改造更不容易。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复兴中路565弄21-22号、23号、24-25号位于瑞金二路以东、复兴中路以南、思南路以西、瑞金医院以北,有三幢4至5层的不成套职工住宅,房屋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户均使用面积10到15平方米,房屋结构较差,居住空间拥挤,内部厨卫合用,小区配套不完善,整体居住品质较低。

2023年,黄浦区房管局牵头启动“复兴中路565弄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经第三方专业单位及区内各相关部门评估认定,拟采取原址改建方式实施改造。改造后,原居住面积不减少,通过局部加层、扩建为每户居民配备独用的厨卫设施,实现套内成套,同时将加装电梯、增设地下非机动车库,完善相关配套。

前期意愿征询,不少居民表示交通、就医方便,不愿意抽户后异地安置,只愿接受改造后回搬。然而要满足所有居民原地安置,做到一户不抽,又要为每户增加独立厨卫空间,增量面积哪里来?办法是——巧设计、提性能。

先看看,因地制宜巧设计,实现“一户不抽”。黄浦区规划资源部门提前介入,反复研究,面对房屋间距已近乎规范极限,巧妙运用填平建筑凹处、局部东扩南扩,最终实现“一户不抽”,家家户户全部成套后原地安置。改造后,142户居民,103户实现原位安置,其余32户为同幢同层安置,2户为同幢异层,仅有5户为异幢,且均为优化安置,保障了居民的权益。

“一户一方案”设计阶段,项目组设身处地考虑居民诉求,适老化设施、阳台空间、洗衣机摆放等细节设计,最大程度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尽力为每户居民提供设计方案的最优解,“量体裁衣”让居民舒心宜居。“改造中,所有精巧设计,目标导向都是——建筑性能再升级。”黄浦区房管局城市更新科科长毛嘉毅说,本次改造后,老房的建筑结构选择更为坚固、空间布置更为灵活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屋面、外墙、楼板均选取防火、隔热的保温材料,安装节能门窗。改造后,还将新增设一个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配备充电设施,消除小区里长期飞线充电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同时,小区整体环境也将同步改造,小区道路重新整修铺设,绿化升级,由内而外焕然一新。

风貌重塑

小梁薄板,尤其是外墙破旧,墙皮脱了好几层。居民关心改造后外墙长啥样?“答案是:先整体,真石漆混合涂料刷出新墙面;再局部,仿砖涂料刷刷,墙面好似‘砖砌’,一下子就很立体了;再看看周边历史保护建筑的红色面砖,整体风格很协调,时髦的说法是‘很搭’。”永业集团卢湾公房公司项目负责人陆忠明说。

刷个墙,为啥要这么麻烦?因为,这里是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复兴中路565弄项目位于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内,周边有多处优秀历史建筑、文保建筑,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这里的旧住房改造不只改善居住品质,更要统筹项目与周边,实现区域整体“风貌重塑”。

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做好两个方面。首先,注重“点”与“面”的有机融合。永业集团会同区房管局、区规划资源局,邀请市规资部门对项目进行了方案评审,明确外立面材质,将立面设计、色彩搭配、装饰元素等融入到街区风貌之中,实现旧房改造与周边历史保护建筑协调统一,又兼具现代的简约和实用。一个难点是,旧房改造范围与周边文保、历保建筑最近距离不足8米,距离越近,越要小心施工。为此,永业集团专门制定施工保护方案,明确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还将对周边保护建筑进行动态监测,邀请文历保专家全程驻扎现场指导监督,确保施工不对周边历史建筑产生破坏,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

其次,注重“新”与“旧”的动态平衡。旧改地块上,除了三幢不成套职工住宅外,北侧的一幢优秀历史建筑同样也存在房屋老旧、厨卫不成套等问题。永业集团在全市首次实践“同一地块,两种模式”的成套改造路径——结合老房改造项目时间表,对周边优秀历史建筑同步制定了相应的综合修缮计划,让旧住房原址改造、同地块历保建筑修缮同步推进。

同步推进,在有条件的历保建筑楼层通过增设卫生设施、内部分隔等方式实现厨卫独用,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屋顶漏水、设施老化等问题;同时,联合瑞金二路街道推进社区微更新、美丽家园等项目落地,实现街区风貌的整体焕新。

“未来,在这里,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还有鲜活的旧改故事可讲述——这,就是老房子要有的新模样!”瑞金二路街道思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传珍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