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无烟 去年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19.2% 一对一沟通获得四十二户业主授权 公园草坪“长”满帐篷怎么管?
第6版:上海新闻 2024-05-31

公园草坪“长”满帐篷怎么管?

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向市民征集“金点子”

草坪上“长”满帐篷,密度太高怎么办?风绳警示标识不明显,安全隐患如何防?……即日起,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将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公园帐篷区规范管理“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希望将市民的“金点子”在公园管理中化为现实。

挖掘“金点子”

今年4月起,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面向全市公园管理部门和各公园,开展了“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致力打造一批市民游客喜爱、安全、舒适的公园帐篷区,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帐篷区管理典型案例。

在此基础上,管理部门也想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为此,即日起至6月30日,中心将启动公园帐篷区规范管理“金点子”征集活动,同时辅以线上公园文明搭设帐篷调查问卷。市民可关注“上海智慧公园”公众号,参与征集活动。

同时,中心还将邀请部分区的绿化管理部门、公园园长及行业专家等开展线下座谈,分享工作经验,挖掘可复制、可推广的“金点子”,并积极发动区公园管理部门及社区力量向市民征集管理“金点子”。入围获奖的“金点子”将定期向公众分享。

帐篷区增多

随着“露营风”“公园20分钟效应”等风潮的兴起,去公园搭帐篷成为市民喜爱的休闲活动。2022年,本市公园行业推出可搭帐篷区。目前,全市477座城市公园中有277座开放了草坪等空间,开放共享总面积超500多万平方米,实现16个区全覆盖。同时,全市可搭帐篷的城市公园数量也由2023年的42座增加至73座,覆盖13个区。

可以搭帐篷的公园越来越多,但帐篷区的管理与游客的游园体验之间的矛盾也逐步凸显。比如,一些草坪的帐篷搭设密度过高,影响游园舒适度;地钉裸露、风绳未挂警示标志,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等。

为此,管理部门相继出台措施,希望尽快规范帐篷搭建的流程。2022年12月,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上海市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指引(试行)》。2023年5月,市公园中心发布了《上海市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细则》,明确帐篷、天幕等的搭建管理规范,细化实施控流管理等举措。

而此次面向市民的“金点子”征集,旨在进一步加强公园帐篷区的规范化管理,营造和谐、舒适、友好的帐篷区环境,不断提升公园绿地品质、增强公园绿地服务功能,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新需求。

探索好办法

据悉,针对帐篷区域的管理,部分公园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共青森林公园制定发布了《上海共青森林帐篷搭建管理办法》《草坪轮休计划》,为帐篷管理打下基础。同时,公园明确了帐篷搭建的时间、区域,通过双休节假日的高峰游客量监测,及时调整搭建区域。在安全防范方面,园方采购了警示红绳向市民免费发放,采购了橡胶锤在巡查中纠正地钉露头,并发布《帐篷区文明公约》和游客告知书,为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提供“共青经验”。

世纪公园开放了全园20万平方米草坪供游客搭建帐篷,可搭帐篷3000组。每年10月,公园会对草坪进行封闭养护,到11月中旬再开放。园方为游客免费提供三角旗,对需要拉风绳、打地钉的搭建天幕游客进行安全告知,并发布《告市民游客书》,对市民与公园的安全责任与义务作了划分,要求固定绳索上有醒目标识,一旦因天幕发生游客意外伤害事故,需由天幕搭建者负全部责任。此外,园方在各大草坪周边竖立帐篷搭建告知牌,节假日期间每块草坪都有专人专管,提醒游客尽量在草坪四周搭建帐篷天幕,将中央留出用于活动,公园广播则滚动提示文明搭建帐篷信息。

世博文化公园考虑到游客安全及游玩体验,将帐篷密度设定为10平方米/帐篷,峰值设定为720组帐篷,并将周边草坪作为备用。在帐篷区,园方公示明确了地钉使用规范,当部分游客未携带警示标志时,园方会向搭建者赠送风绳警示标志。周末及节假日高峰期间,帐篷区设置专职安保进行引导,同时利用公众号及园内广播,向游客宣传帐篷区须知及文明公约,明确安全责任。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