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话剧《不可说》真的“不可说”吗? 不能忍的,其实不仅仅是《庆余年2》的广告 铸造文学与舞台剧的双向赋能 “三生花”,花开不败为哪般? 最上海,也最中国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4-06-02

不能忍的,其实不仅仅是《庆余年2》的广告

◆ 吴翔

自开播以来,《庆余年2》在平台数据上连破多项纪录,甚至在海外多地也创下细分领域观看纪录,风头无二。但对于这部当下被热议的“剧王”,“一集十个广告”“就差把收款二维码植入进去了”的吐槽声也不绝于耳。观众不能忍的是广告吗?不,不能忍的是,5年等待换来的失望,而且是植入了广告的失望。

不得不承认,得益于原著和第一部的热度和口碑,《庆余年2》的收视数据可圈可点。在国内,首播当晚,《庆余年2》即创下了多项纪录,腾讯视频开播仅57分钟,热度值就突破了30000,开播第二日热度值破33636,创腾讯视频热度值历史最高纪录。在海外,《庆余年2》成为迪士尼流媒体平台Disney+有史以来播出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剧。

这样的成绩单,要归功于第一部打下的“江山”,《庆余年1》2019年开播,成为当年最火热的剧集之一,并在全球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因此第二季开机前,《庆余年2》就已经落实和迪士尼的合作,全球同步发行。

遗憾的是,《庆余年2》最终没有逃脱国产剧“续集难工”的宿命。第一季拿下了豆瓣7.9分,同样的导演、同样的班底,同一部小说,这次只有7.1分。5年,观众没有等来他们期待的朝堂、江湖、爱情等元素,网友评论:“前面几集剧情注水、拖时长、故事推进慢实在太明显了。”

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广告太多。不少观众评价:“《庆余年2》五步一广告,十步一堆广告”。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理解,“播得好的剧广告一般都多”“人家是剧王,广告商都来投,所以也很正常”……观众不能忍受的是广告吗?

有业内人士统计过,《庆余年2》的集均广告在腾讯平台比《繁花》要少,但是与《繁花》相比,观众对《庆余年2》广告的评价却大有不同。近四成观众对《庆余年2》的广告持负面情绪,对《繁花》广告持负面情绪的却不到一成。

观众之所以对《繁花》和《庆余年2》广告的态度不一样,还是因为内容。笼统地说,《繁花》与《庆余年2》的广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前者推动了剧情发展,为剧情锦上添花;后者像是硬生生跳出的“消费品”,喧宾夺主。比如安慕酸酪在《庆余年2》第一集中,范闲假死潜回京都,看见全城商贩借着“吊唁小范大人”的名义、促销自家商品,此时安慕酸酪的摊主,拦住范闲,完整说出了产品的大段推销词。这种植入除了展示场面的荒诞,与剧情推动并无关联,也让节奏拖沓。反观《繁花》,通过宝总在剧中穿西装的镜头,展示阿玛尼西装的质感,这让网友感叹:“把这些片段剪一剪就可以成为阿玛尼西装的宣传片!”

严格地说,一个是古装剧,一个是现代剧,可比性不大。可见观众恨的不仅仅是广告,而是不给力的剧情中,还夹杂那么多广告。吸金与生存固然重要,但没有内容支撑,也只能拉一波流量而已!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