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泗泾地铁站外“车潮汹涌” 打赢“拉锯战”整治群租 小区频现高空抛烟头 禁令刚贴就被烫俩洞
第7版:帮侬忙 2024-06-03

小区频现高空抛烟头 禁令刚贴就被烫俩洞

想查户外监控遭拒,想查电梯监控被告知是“盲区”,不少业主希望能尽快找到不文明烟民,消除小区安全隐患

朱先生的私家车常停在楼下,他多次在车衣上看到烟蒂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关于禁止高空抛物的通知》张贴后不久被烫了两个洞

丁先生家晒的丝绒被,被高空抛下的烟头烫出了洞

家住安远路16弄4号楼的丁先生近日在小区居民群里晒出照片,阳台外的丝绒被被楼上抛下的烟头烫出了洞。另一位业主朱先生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停放在楼下的车辆车衣上,常有高空抛下的烟头和烟灰。他庆幸车衣防火,没酿成大祸。更令小区业主们气愤和担忧的是,随后出现在电梯间里的《关于禁止高空抛物的通知》也被人用烟头硬生生烫了两个洞。是不是同一个人?这是在挑衅吗?小区保安队王队长回复业主无权查看监控。不大的电梯空间,禁令通知竟在“监控盲区”。

禁令张贴次日被烫洞

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安远路16弄宗鑫公寓虽然只有两幢居民楼和260户业主,但小区数十位居民曾多次反映,常年发生在小区里匪夷所思的事情竟不少。

5月19日,住在中间楼层的丁先生在“宗鑫公寓居民群”发照片称,自己前一天下午晾晒的丝绒被被楼上抛下的烟头烫出了洞。“要是点燃整条丝绒被,那后果不堪设想!”丁先生想想都后怕,4号楼的居民以老年人居多。让大家郁闷的是,微信群中明明有治安方面相关人员,但常年“潜水”不露头。丁先生未得到任何帮助,只好于当天前往长寿路派出所报案。

更令不少业主气愤的是,就在延乐物业公司应小区居民要求,当天9时许在4号楼电梯间贴出《关于禁止高空抛物的通知》之后,隔天上午就被发现,通知被不文明的业主用烟头烫出了两个洞,另一张居委会的通知也未能幸免。而电梯间里,“禁止吸烟”的警示牌赫然在目。“公然用烟头在禁令通知上烫出两个洞,这分明就在挑衅!”有业主对此义愤填膺,要求保安查看监控。

电梯间成“盲区”遭质疑

丁先生告诉记者,在丝绒被被烫出洞并报案后,曾向保安王队长提出查看户外监控,希望尽快找到肇事者,防患于未然,但保安回复“业主无权查看”。他只得悻悻然离开。而对于其他业主要求物业查看监控,找出电梯间的不文明行为,居委竟也被告知“监控盲区”。到底什么样的业主会对电梯监控盲区如此了如指掌?不少业主觉得其中可能“大有文章”,到底是“监控盲区”,还是“动了手脚”,又或者“已被删除”?

丁先生只得将该情况告诉邻居。其邻居向记者反映,并提供了部分照片,此前个别业主经常没事就坐在门卫监控室里肆意翻看调取小区监控,反倒有业主家里遭受损失,被区别对待,不得查看监控?有业主对比电梯间监控以往拍摄的画面。镜头是广角,鼠标可以调节,缩小或放大监控拍摄的画面范围。以往电梯监控截图显示,通知张贴的位置并非“监控盲区”。这本应是一个突破口,难道被谁动了手脚?又或者想刻意隐瞒或打掩护?小区监控平时是由保安王队长负责。记者向居委了解,相关情况得到证实。

业主盼消除安全隐患

另一位业主朱先生的私家车停放在4号楼01室的楼下,他多次在车衣上找到过烟蒂和烟灰。“幸好我知道楼上住着个别不文明的居民,为提防他,特地选了防火材料车衣。此次虽幸免损失,但万一烧着了车衣,后果将不堪设想。今后如果遇到高空抛下的重物,那就无可奈何了。”朱先生一脸担忧。

此前,4号楼前后两处玻璃门被个别居民乱张贴,用来挑起并激化小区矛盾。他实在看不过去,就去撕扯了乱张贴的海报。他讲,玻璃大门的海报已被上门处置的警察定性为“乱张贴”,但让人不解的是,延乐物业却至今不清理。他一方面担心“乱张贴”影响楼栋整洁,另一方面,乱张贴的海报内容为大家伙儿心里添堵,更影响小区品质和安全感。哪知道在他动手撕扯海报之后,竟然被小区保安用手机翻拍了他在小区里的这段个人行踪的监控。对此,有人看到并制止,而保安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保安队长,我有权利。”

“大多业主都希望小区越来越好,即使有矛盾,也应该采取妥善合理的方式。为何小区保安会掺和其中,还监控翻拍我的行踪?他是想将监控发给乱张贴的人吗?”朱先生越想越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但不免有些后怕:有这样的保安在,小区谈何安全感?为排除居民担忧及相关隐患,不少业主及居委曾多次向物业及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将保安换岗到其他小区,但并未得到有效回应。记者联系延乐物业公司副总翟先生,他未提供保安联系方式供记者进一步了解。记者当面找到保安,但他不愿意透露更多信息及细节。

烟头虽小,但威力不小。烟头表面温度可达200℃至300℃,中心温度高达700℃至800℃,远高于纸张、家具、棉毛织品等物品的燃点,极易引发火灾。

从《刑法》到《民法典》,对高空抛物不文明的行为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此,小区业主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找到高空抛物及电梯间不文明的业主,消除小区安全隐患,还小区一个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环境。对此,“新民帮侬忙”也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王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