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广告 小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要“疏堵结合” “体考神器”能提成绩? 找人气网红直播带假货
第8版:社会新闻 2024-06-03

找人气网红直播带假货

宝山警方连破4案,涉案总金额1亿多元

“3、2、1,上链接!”“直播带货”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借此大肆销售假冒商品,扰乱正常的网络销售环境。记者今天上午从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上海宝山警方成功破获4起利用直播和电商平台实施侵权假冒的违法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涉案总金额高达1亿多元。

假冒防晒霜单日销售额破百万元

去年12月,有消费者向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经侦支队报案,称在某知名带货主播的短视频直播间买到了疑似假冒的某品牌防晒霜。报案人李女士告诉民警,她在直播间抢到的防晒霜价格低于市场价五分之一,但在使用时发现包装简陋、有漏液情况,防晒霜膏体的颜色与正品有明显色差,涂在皮肤上略有疼痛感。经品牌方和检测机构鉴定,李女士购买的防晒霜为假冒产品。

民警很快锁定了一个从事生产采购、平台上架、营销推广、销售运输的全链条制假售假团伙。

原来,犯罪嫌疑人李某、林某长期从事网店销售化妆品的业务。去年2月起,他们发现一款防晒霜很受欢迎,于是商议制售假冒产品牟利。为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李某还利用自己实际控制的某美妆专营店,向该化妆品官方品牌购买了价值1万元的正品,并以此获得了短期经销许可。随后,两人利用在化妆品行业多年积攒的“人脉”“渠道”,分别找到了纸盒包装、瓶身、膏体等生产商。

而在销售方面,两人积极利用网红资源开拓直播市场,找到杭州某传媒公司的负责人徐某开展合作。面对林某允诺的丰厚分成,徐某欣然答应,立刻找来人气网红直播带货。直播当日,共累计销售金额破100万元。

目前,李某、林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余人员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作进一步审查。

“三无”皮包贴牌变成“正品”

今年3月,经侦支队食药环侦大队接群众报案,称某网店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对外出售某知名品牌羽毛球包,收到物品后发现细节与正品有明显出入。经品牌方鉴定,上述羽毛球包系假冒该品牌注册商品的产品,经侦支队随即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

以售假网店作为突破口,警方很快发现假冒品牌羽毛球包的发货地位于广州。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经权利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在广州远郊租赁了多处民宅开设地下制假窝点。林某在购入款式相似的“三无”皮包后,雇佣了多名临时工从事贴牌、烫标等加工生产,以正品三分之一的价格兜售给张某等二级分销商。张某等人在明知所购包具系假冒品牌产品的情况下,通过直播引流方式提高售假店铺流量,以正品对半的价格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5月7日,在广东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专案组一举抓获以李某为首的制售假犯罪团伙犯罪嫌疑人10余名,捣毁生产、仓储窝点6处,查获假冒知名品牌羽毛球包近1万个,半成品及配件7万余个,标签5万余枚,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及时阻断了假冒品牌运动包流入市场。目前,李某为首的10余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成本30元假包竟有20个制假窝点

“这个品牌的包以尼龙帆布为主,工艺难度小,价格低,很少有人仿冒,买的人也没有形象负担,所以一直供不应求。”犯罪嫌疑人刘某交代,自己供货的包在多个平台热销,一个成本30元的包,最多可以卖到200元。今年4月,宝山警方全链条查获一个利用直播引流制售假冒手袋、品牌包的团伙,共捣毁生产窝点2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

去年12月,某知名皮包品牌向宝山警方报案,称近期收到大量消费者投诉和反馈,在多个直播间和电商平台出现了大量假冒该品牌的皮包。该品牌的包价格较为亲民,所以长期以来仿冒该品牌的假包相对较少。

民警对上述网店初步摸排发现,原价1000元左右的正品包在该平台的零售价格只要50到200元不等。此外,店家还明确表示可以提供包装、鉴定证明以及收据、凭证。

经查,制假团伙利用该品牌授权代加工厂采购配件包材,招聘有经验的工人,分散设立多处小作坊,实行来料加工、开料定版、标签缝制、整合成品的分工生产模式。其他犯罪嫌疑人互相之间均不相识,由刘某统一指挥,且均采取化名,致使人、店、货分处三地,极大干扰了警方的侦查视线。

目前,刘某等20余人因涉嫌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15家网店背后是同一出租屋

今年3月,市民徐先生向分局经侦支队报案,称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的知名品牌U盘做工粗糙,容量与实际有出入。经品牌方鉴定,徐先生购买的U盘系“冒牌货”,经侦支队立即开展调查。根据网店物流信息,民警发现这些假U盘的发货地均为同一地区。

与此同时,罗泾派出所向经侦支队提供线索,社区民警在某小区内开展消防安全走访时发现某楼道内有堆积的废弃纸箱,疑似为电子产品包材。上门核查时,租客神情紧张,并且拒绝民警进门查看屋内情况。不仅如此,这个小区的其他楼栋,也出现了假U盘网店同款包装快递。

经过走访调查,民警确定电商平台的“上海某U盘直销店”“某U盘批发定制店”“某U盘定制批发直销店”等15家店铺,均指向同一个制假团伙。制假团伙在同一小区内租赁多处居民住宅,通过购买零部件自行加工、拼接、包装,冒充知名品牌U盘产品。为逃避打击,他们还采取“黑白颠倒”“人货分离”的经营模式,白天关门停工,直到夜幕降临才烫标贴牌、直播售假。

4月24日,宝山警方开展集中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捣毁生产、仓储窝点8处,查获假冒知名品牌U盘1.2万余个,U盘配件、包装7万余个,查封相关网店15个。截至案发,该团伙在2年内共销售了价值2000余万元的假冒品牌U盘。目前,犯罪嫌疑人冯某等10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已被宝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本报记者 杨 洁 特约通讯员 李 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