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沪产“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获批上市 7龄童安2.0版最小起搏器 “粽”享浓浓端午情,唇齿留香好口福(专版)
第6版:上海新闻/专版 2024-06-03

7龄童安2.0版最小起搏器

瑞金医院刷新Micra AV2植入术全球最小年龄纪录

吴立群教授团队正在实施新一代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瑞金医院 供图

近日,被誉为全球最小的“胶囊起搏器”再升级,迎来2.0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教授团队,日前在位于博鳌的瑞金海南医院,为“一老一小”两人实施Micra AV2第二代房室同步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老人今年68岁,儿童今年刚满7岁。这次植入术,不仅是该起搏器在中国内地的首次临床应用,同时也刷新了Micra AV2植入术全球最小年龄的纪录!

一老一小手术均成功

“啊?已经装好了?!”躺在手术台上的刘先生反复和医生确认着,他不敢相信,一点儿感觉也没有,手术就做好了。刘先生今年68岁,患有高度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心律,简单说,就是心脏里面负责传递信号的“电线”出了大问题,心房信号无法传递到心室,就好像领舞者和跟舞者之间失去了所有默契,各跳各的,心房和心室不再同步工作,只能乱跳。也因此,他常常感到头晕眼黑,还在家里晕倒过几次。

早上8时30分,刘先生首先接受了置入术。吴立群教授在潘文麒、凌天佑两位医生的协助下,通过股静脉穿刺,将Micra AV2起搏器植入心腔内部。2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

此时,和刘先生一墙之隔的另一间手术室里,7岁女孩玲玲也躺在病床上等待手术。在手术室外的玲玲的爸爸妈妈已经“紧张到无法呼吸”。虽然从术前沟通、麻醉到手术准备,都做到了极致的细致,但还是无法抑制地会冒出各种想法。当隔壁手术室传来刘先生手术非常成功的消息,玲玲的爸妈终于放下心来。

玲玲是一位三度传导阻滞患者,平均心跳只有40,因为心率过慢,心脏逐渐变大。尽管吴立群团队已完成近300例成人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但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不同年龄、不同体重及病情,都需要“量体裁衣”定制方案。针对玲玲的情况,吴立群团队面临全新挑战:因为在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年龄这么小的心脏病患者接受这类型起搏器植入的先例。

术前,心内科、儿内科医生对玲玲的血管进行评估,决定从股静脉送入Micra AV2起搏器,考虑到玲玲年纪尚小,手术采取了全麻的方式进行,20分钟后起搏器牢牢抓住心肌,完美定位!此后,它将任劳任怨地担负起守护这颗心脏的职责。目前,两位患者情况良好,预计术后两天左右即可出院。

新起搏器电池寿命长

吴立群介绍,此次植入的升级版“胶囊起搏器”和1.0版相比,体积重量一样,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约2克,也兼容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此次升级后,最大的亮点是电池寿命延长了。它可以在人体内不眠不休工作近17年,减少更换起搏器的需求,从而降低心动过缓患者的总体治疗负担。无导线起搏器诞生已有十余年,全球有超过20万人植入。吴立群说,这几年,无导线起搏器也迅速在国内广泛使用。无导线起搏器因其无切口、无伤疤、无导线、无囊袋的优势,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截至目前,无导线起搏器疗法已在中国内地获益超过1万例患者。其中,得益于海南新技术“特许落地”的政策,不少首例由吴立群团队领衔完成,其中中国内地首批“世界最小无导线起搏器”“首例房室同步型无导线起搏器 Micra AV”等均由吴立群主任团队完成。据了解,Micra AV2预计于2026年在中国正式上市。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李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