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古人的“元宇宙” 舞剧《雷雨》的密码解读 谍战的节奏  历史的质感 上海演艺需要怎样的IP? 用中国式现代叙事为文化先贤造像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4-08-11

上海演艺需要怎样的IP?

——从民乐团“海上生民乐”的两个版本说起

◆ 朱光

上海民乐团的《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版,6日作为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首个焦点城市上海的代表性演出之一,在香港文化中心亮相。日前,《海上生民乐》音乐现场版,在上海音乐厅刚刚结束了第五轮驻演——此前,甚少有民乐现场演出,既能勾勒城市形象又能成为IP、长期赢得市场。不妨以此案例,探究一下上海演艺需要怎样的IP?

首先,能成为演艺IP的起码要有两种以上的演绎形式。此番赴港的《海上生民乐》,是音乐会版;在上海音乐厅驻演到第五轮的,是“沉浸式音乐现场版”。两者表现形式有异,但其音乐内容核心不变。2016年10月12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就是音乐会版《海上生民乐》——以民乐作为开幕式,是艺术节的头一遭。当时,艺术节率先以民乐彰显了文化自信;民乐团率先以《海上生民乐》体现了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高度融合。迄今为止,这台音乐会已经在全球各地上演了200场。目前,上海驻演项目中,还有广受欢迎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如果算上1958年孙道临主演的故事片,以及刚上映的同名舞剧电影的话,那么“电波”IP也已形成。据悉,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也将于国庆档推出同名舞剧电影……且“只此青绿”早已形成酒类等产业开发,故“只此青绿”IP也已成形。

其次,能成为上海演艺IP的,要能折射出上海的城市精神,代表上海的文化品格。“海上生民乐”这个标题很妙,脱胎于“海上生明月”这句诗,情感满溢。“海上”不仅有画面感,也往往指代“上海”;“生”也谐音“升”,“民乐”也“升腾”的意象,则暗含着民乐表达形式的创新与向上。事实上,音乐会版就是民乐团勇于创新,让古老民乐呈现出当代表达的破冰起步。之所以说民乐本身就可以体现上海城市精神,是因为中国民乐发展、流变,本身就是一部“海纳百川”的历史。

中国民乐在整体上脱胎于戏曲,但是如今一些被视为“民族乐器”——成为上海民乐一厂远销海外的拳头产品的二胡、琵琶、唢呐乃至扬琴等,都是自“丝绸之路”流传入我国的,不是汉族文化孕育的乐器。而汉族乐器中的一些“正宗”民族乐器也继续向东,自“丝绸之路”传播到其他国家。例如,古筝流传至朝鲜一带就成为伽倻琴;流传至日本就成为日本筝;在日本很流行的尺八,其实就是唐宋时期流传至日本的中国未改良过的箫,得名于其长度为一尺八寸……音乐会版最后一支曲目就是民族管弦乐《丝路》。看似上海民乐团是以中国民乐为切入点创作,其实暗含的线索不止于上海城市精神与文化品格,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更勾连出“一带一路”的选题思路。

当然,以上皆为上海演艺IP的意义与价值,如果要吸引观众、形成市场效应,那么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有顺应时代审美的艺术化表达,否则,意义与价值根本没有机会“露面”。2016年的《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版,是相对纯粹的剧场演出,拓展、创新的在于民乐的乐音——在东方还是西方,传统还是现代,独奏抑或协奏之间“拿捏”分寸。步子迈得最大的,是在天幕上提升了多媒体视频效果的审美格调,与此同时也让听众在听音乐会时,增加了视觉观感同时更易理解音乐主题。例如《丝路》演出时,台上四五十位演员身穿不同层次的银灰色服饰,演奏的乐器既来自丝绸之路,也有扎根华夏的汉族乐器如阮——据说由阮籍发明,其乐音与质感与吉他神奇地相似。他们身后的图景,则是“火焰山”一般的沙漠……这个版本的优势是,在保有东西交融的乐音和审美的同时,适合全球巡演。

而2021年10月起,在上海音乐厅开始首轮驻场的“沉浸式音乐现场版”,则在“驻演”这个概念上下功夫——仅停留在上海一地,如何吸引全球观众?于是,近几年盛行的“建筑可阅读”“沉浸式”等新概念被引入。首轮驻场有“三件套”,先在上海音乐厅外草坪上,观看《光音的故事》3D Mapping墙体秀——上海文艺史以光与音的方式,被投影在近百年老建筑音乐厅(原1930年建成的南京大戏院)外墙上;再去5楼看由民族乐器为主角,展现其不同年代演变且可以玩起来的展览“何似在人间”;最后到音乐厅主厅内,观赏“沉浸式音乐现场版”《海上生民乐》。

这一版在美学理念上大大提升。演员服饰在形制上吸取了唐宋服饰的宽袍大袖,色泽单一而纯粹。这一方面是唐宋美学的当代极简版,也是为了映衬几乎笼罩音乐厅整个穹顶的多彩多媒体光影——因而,结合沉浸式光影体验,怕是最佳欣赏座位其实是二楼。曲目与音乐会版并无太大差别,但是整体更注重连贯性以及连接天幕与穹顶的多媒体光影,同时强调了艺术普及——每次舞台上出现一件新乐器,都会在两边大屏幕上出现中英文释义。开场的依然是距今6000年至8000年的骨笛,同时画面会呈现宇宙洪荒、天体飞翔;收官的依然是《丝路》,但是自穹顶起蔓延至舞台的光影也涉及了清真寺独有的亮丽的蓝……其间还有敦煌壁画中的箜篌,以及出自上海博物馆的元代钱选的《浮玉山居图》等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重样式的民乐表达。通过民乐这个切入点,观众被笼罩在美轮美奂的中国美学视听盛宴之中。

就此,“海上生民乐”既可代表上海演艺迈向国际舞台,也可成为文旅融合促消费的IP长期驻扎上海,适合海内外男女老少观赏且与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格局匹配的演出项目。可流动巡演、可驻扎常演,毫无所谓“欣赏门槛”但又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顺应时代更迭的审美需求,因而颇受市场欢迎——这就是上海演艺IP的特质。期待更多上海演艺IP的涌现!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