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古人的“元宇宙” 舞剧《雷雨》的密码解读 谍战的节奏  历史的质感 上海演艺需要怎样的IP? 用中国式现代叙事为文化先贤造像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4-08-11

古人的“元宇宙”

◆ 林明杰

不久前,主持“上海市文联文艺家大讲堂”和“上海创意设计论坛”,邀请金江波兄讲元宇宙艺术。江波兄长期从事数字艺术的研究、实践和教学,他所讲的似已超出艺术领域,涉及了科技和人类社会演进等话题。我边听他讲,边胡思乱想。

数千年来,人类的艺术和科技貌似天翻地覆,但这些变化无不是顺应人性的需求而演化的。

人性的需求千千万万,其中有一条很重要——想象。人活着没有想象,生如枯草。

人生有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的经历更是局限。很多人喜欢体验一下别人的人生,无论精彩的还是惊悚的。元宇宙时代,或许能更好地满足人性的这一需求。到那时,各种各样的虚拟世界,或许能让人体验各种梦想的人生经历。

其实古人也有他们的“元宇宙”。绘画就是古人的虚拟世界。寺庙或教堂里宏大的壁画,潜移默化地诱导了人们的代入感,体验着现实人生不可能体验的天堂和地狱;宋代的画家喜欢画长卷,譬如《千里江山图》这类,所起的作用也是令人在书房里神游名山大川。

小说戏曲更是古人的“元宇宙”。看戏读小说时,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替小说中的人物高兴、愤怒、着急、悲哀……无非是想象力偷偷将自己代入了小说角色的命运。

绘画、小说、戏曲以及到现代的电影电视,都是不同科技时代,人类想象力和代入感的演化。通过这些,促进人类对他人的体验和人生感受,这非但拓展了认知,也有助于提升同理心和共情力。

元宇宙是当今的热门话题,虽然这个时代目前只是刚刚揭开一个角,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它的实现变得可以想象和触及。或许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就是开启不同类型元宇宙的人。是福是祸不知道,重要的是人对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试错的机会,大不了退出来进入一个新的界域。

今天的数码艺术,相对于未来的元宇宙艺术,是幼稚的。但我们不要鄙视它笑话它,因为这种幼稚好比远古人类在打砖砌墙,终有一天会万丈高楼平地起。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