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曦
三岁那年,父亲带我去听《黄河大合唱》。回家路上,我学着唱起了“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这是我长大以后,听父亲说起的。三岁以后,父母常让我在人前唱歌。再大一点,我开始学样板戏,几乎每个唱段都倒背如流,还组织小伙伴排演《红灯记》,命弟弟演鸠山。十岁那年,我看了电影《卖花姑娘》,有一次去父亲供职的单位玩,两位女同事叫我唱《卖花姑娘》的插曲,听罢,她们赞叹道:“她会变音哎!”
那时不懂,一直用本嗓唱歌,变声期唱坏了嗓子,而我少年曾梦想当歌唱家。
读中学时,我的作文几乎每篇都被当作范文,有时还被贴在墙上。自小到大,读书考试,父母不曾操过心。但中学里,也有令我头痛的课:美术课。有一回,美术课的作业是临摹一幅素描《农业学大寨》:一个扎着头巾的农民用一根木棒撬一块巨石。我怎么画都不像,只好求助好友,她哥哥画画很好。渐渐的,我发现,我不擅长的事情还真不少。
1977年以前,我所在的年级到奉贤乡下学过两次农。一次,带队老师外穿的裤子破了个L形口子,让女同学帮他缝。我自告奋勇,结果,老师嫌难看。后来是另一个女同学缝好的。
我也没做饭的天赋。我十三四岁时,小我四岁的弟弟喜欢待在隔壁老太公家的厨房里看他做饭。我一有空就捧着一本书,做饭洗衣拖地这些家务万不得已才做。我一直不明白,为啥别人家的肉丝又嫩又入味,我炒的肉丝,老到咬不动?结婚后,我才知道,肉丝要用料酒、盐和淀粉腌渍一下……
大一那年,同宿舍的李同学当面说我:“又会唱歌,又会写诗……”那口气不像赞许,令我好生奇怪。彼时,对别人的特长,我都很羡慕。比如,李同学会跳舞,王同学会唱女高音,周同学无须用功就能考出好成绩,叶同学人际关系很好,吴同学会结绒线……
真正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在很多年以后。我学会了对他人的特长秉持敬意,并适时地说出来;把诸多臧否埋在心底,不随便议论他人的短板;对自己的短板,时时警醒;对他人的短板,多多包容。还有一句俗语,叫“你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荒岛上的鲁滨逊,需要星期五做帮手;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也离不开桑丘;斗法海的白娘子,更少不得小青。作为社会性的人,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他人的协助或服务。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长处,也都有短板。知己之短,借人之长,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方能事半功倍。
生而为人,明白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板在哪里,据此制定人生目标,不失为明智之举。即使明白得晚了,也比一辈子不明白好些。
顺便说一句,吵架也是我的短板。每每斗嘴落了下风,过后回想,咦,有很多话可以回怼过去的,当时为什么想不起来?一五一十写下来,就成了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