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中国毛笔是我的好朋友
第6版:中华文化圈粉记 2024-10-25
法国教授的水墨缘

中国毛笔是我的好朋友

魏明德教授讲述复旦“驴背诗思”雕塑的哲学思考和深邃意境 本版摄影 刘歆

视频:向袁媛 刘歆 张剑 海报:蒋玉涛

魏明德

法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本报记者 李颖

日前,在上海杨浦区的一处居民楼里,复旦大学法国籍教授魏明德正在专注创作。他双脚赤裸站在画纸上,左手举着一支巨大的毛笔,右手将颜料涂抹上去。然后,魏教授凝神定气,俯身在画纸上坚定地落下第一笔。随后,他的笔触时而轻柔细腻,时而奔涌豪放,水墨流转间,一幅精美的画作逐渐成形逐渐显露。最后,魏教授以毛笔蘸水,不规则地抖落在画作上,水墨逐渐晕染开来,幻化成形,宛如仙境一般,令人叹为观止。

看着水墨自由流淌,魏明德教授完全沉浸其中,他用心感受着水墨的韵味和画纸的质感,这幅作品将他内心的想象和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我有很多毛笔

每支毛笔都有它的个性

魏明德教授来自法国,中文名源自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很有儒家的味道。”魏教授说。自1992年来到中国,魏教授在复旦大学任教已经15年。现在,他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来中国很多年了,主要工作是教书、做研究,此外我有一个很大的爱好。”魏教授笑称那其实也不算是爱好,而是他工作的一部分,“那就是画水墨画,研究水墨画艺术理论,做一些中法文化艺术的思考。”

魏教授回忆自己第一次到中国是很久以前,“当时我只是一个游客,刚好有机会看到一个书法作品,那幅作品有四个字——风、林、火、山,出自《孙子兵法》。我看这幅作品的时候突然有了很强烈的灵感,我告诉我自己,也许我可以成为一个书法家。”他说,“我看到了毛笔在其中的作用,笔触与心性在这当中的影响,以及书法创作营造的气氛,我突然意识到,我找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种艺术风格。”

“在西方艺术创作中最主要的是眼睛,但我的视力不太好,所以我很难画得很仔细。”魏教授分析说,“但是在中国画与中国书法里,最重要的是心的运动动作——你要先去理解,然后你的心会带动你的手,再进行创作。所以,这样的艺术风格非常适合我原来想创作的那种。”

从此,魏明德教授在中国书法与绘画里研究出了自己的创作理念,然后慢慢开始进行创作。“很快,我和毛笔做了朋友,我觉得毛笔是我最好的朋友,因为中国毛笔非常聪明,它会理解你细微的想法,它会理解你的心的运动动作,它会抚摸那张纸,感受知道你想创作什么。”魏教授说,“我有很多毛笔,每支毛笔都有它的个性。”

自由与随心是魏明德教授绘画作品最大的特色。他喜爱使用“鸟”和“树”的意象,鸟儿代表着自由与飞翔,树代表着生命力。而少时的他,却没有绘画的基础。“因为我的视力不好,从小我就不敢真正地画画,我真的是通过中国画与中国书法进入了艺术创作。”

我的法国记忆

通过中国画与中国书法表达

在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中,魏明德教授遇到了四川著名画家李金远,两人一见如故,结为挚友。“他真的是一位好老师。”魏教授称赞道,“我和他在四川遇到时,他已经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但是他很谦虚,也对我倾囊相授。他告诉我,你的记忆是法国人的记忆,和我们中国人的记忆不一样,但是你可以用中国书法的风格来进行创作。”

李金远给了魏明德宣纸和毛笔,告诉他要画出自己小时候的记忆:“比如你小时候看到的法国的山、法国的古堡、法国的教堂……然后研究怎样用宣纸和毛笔把这些记忆画出来。”随后,魏明德画了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古堡。“它很像是一座在中国随处可见的山,但山上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古堡。”这是魏明德的第一幅水墨画作品。

“李金远相信法国人也可以画水墨画,认为我们也可以和中国人一样使用毛笔,并运用自身的经验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如今,魏明德教授的作品以法国哲思与中国水墨艺术相融合而闻名,作品展现出了独特的跨文化风格。“我画画的时候,我不会用我的理性,而是用我的感情,用我的潜意识来创作。”他说,“我不会告诉别人我为什么画了这幅画,正如你不要问一只鸟它为什么唱歌,不要问一只蜜蜂它为什么酿蜂蜜。画家只要画画就好了,因为这使我快乐。”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近年来,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蓬勃发展。“中法两国素来重视科学、文学、艺术领域间的交流,两国的画家也一直有这样的来往,中国画家在巴黎开画展,法国画家在北京、上海等地办画展……所以我觉得中法建交60年之后,我们能做得更多。”

2024年4月,魏教授的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举办,展出了60余件画作,都是他过去10多年间的创作。

2024年10月20日,苏州金鸡湖畔,魏明德教授携手中国女画家姜丹丹,举办了“生生之道——中法艺术家对话展”。展览共展出40余幅作品,从东方的水墨山水到西方的油画山水,从塞纳河畔到金鸡湖畔,开启了一场关于艺术的、哲思的、生命的对话。

“我希望我们会继续这样,继续彼此互相学习,互相开放,互相理解。”魏教授说,“文化交流是为了与更多的国家分享我们的探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