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
■ 圆桌话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也是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基础性支撑。
“市民圆桌”围绕“如何一起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邀请社区居民、在地商家、食品行业代表、政府职能部门等展开讨论。本次“市民圆桌”由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指导、松江区委社会工作部、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等主办,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融媒体工作室协办。
■ 市民议题:
1.食安风险如何降低?
多位市民提出,网上频频曝出外地菜场卖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因此也担心平时买来的水果和蔬菜是否安全,农药残留是否影响健康。许多人呼吁,相关部门应多提供能便捷检测农产品化学残留情况的渠道,让他们能守住“菜篮子”的安全。
在不少“上班族”看来,平日点外卖较多,但也不知道外卖店是否干净卫生,吃出异物或吃坏肚子情况时有发生。外卖点餐,如何营养又安全?引发了与会者的热议。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回应,目前每年都会按计划对农产品和食品监督抽检,并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行动,消费者可线上“点单”,选择想要抽检的场所、品种等,市场监管部门会根据结果,对问题较多的重点领域、公众担心关注的食品品种提高抽检频次。同时,从2022年起上海已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将餐饮服务单位加工经营场所视频监控接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实现餐饮食品加工的透明化和可视化。松江区则持续推进“食安码+明厨亮灶”建设,市民可通过店里或外卖封签上的“食安码”,即时了解企业信息、监管情况以及后厨加工操作状况。
2.各方权益如何保障?
一方面,消费者代表提出,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直播带货等食品新业态新模式普遍存在“维权难”的问题。“在网上买的玉米发霉,协商许久才给退款,费时费力。”
而另一方面,商户代表也是一肚子“苦水”。一名餐饮企业经营者说,消费者对购买的食品不满意,商家几乎都愿意沟通,积极解决问题。但是,有时候也会遇到“职业差评人”“职业举报人”,靠网上差评或举报向商家施压退款,甚至索取高额赔偿,每次的套路大同小异,让人头疼不已。
“经营者只有提升诚信经营水平,确保经营环节不违法、不违规,面对职业举报人才能硬气。”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朱程博指出,今年,松江区在上海率先发布了《上海市松江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依法规范牟利性职业索赔职业举报行为实施办法(试行)》。
3.营商环境如何优化?
刚结束食品安全检查,又迎来安全生产检查,还有消防、环保、公安等部门的执法检查……这是不少餐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扰。“每年要接受各类检查,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多头和重复检查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我们正常营业。”不少餐饮企业负责人呼吁,建立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工作制度,从以往的“多次查”变为“查一次”。
对此,相关部门表示,目前正在推进餐饮行业综合监管一件事,一方面帮企业制定合规指南,另一方面通过“食安码”“互联网+明厨亮灶”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对风险评定等级低、信用等级高的餐饮单位纳入“无事不扰”目录清单,原则上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此外,依托“云监码”(全称“云间抽查监管码”)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减轻对企业的反复检查,规范行政检查行为,做到上一次门办多件事。
■ 建言献策:
>>>金点子一:快速检测快速查阅
增加快速检测点位布设,为市民提供快速便捷的食品快速检测服务,加快软硬件提升改造,通过微信等方式实现检测结果快速查阅。
建议人 范晓峰
>>>金点子二:外卖小哥监督食安
外卖小哥是商家与顾客之间的联系纽带,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商家的卫生和食品安全状况,建议让外卖小哥兼职“食品安全监督员”,及时发现并报告食品安全隐患。
建议人 李含笑
>>>金点子三:加强销售风险警示
对于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诸如散装食品等,加大消费风险警示力度;对于谷类、坚果等油脂含量高且易腐烂霉变的重点品类,严格商家落实溯源管理和科学储存等。
建议人 陈晓勇
>>>金点子四:建立双向评价机制
建立商家和消费者的双向评价机制,建立完善打击职业举报人恶意维权行为,维护合法商家的正当权益。
建议人 金明
本报记者 季晟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