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浦东发布专业服务业提升六大行动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搬迁新址 康复辅具每单最高补贴2000元 “法律明白人”给村民上普法课
第4版:上海新闻 2024-11-14

“法律明白人”给村民上普法课

奉贤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两人一户”工程,推动法治乡村建设

“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文艺演出

“自己的身份证能借给别人吗?亲戚朋友要借怎么办?”前天,在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生活驿站,一群阿姨围坐在桌边,仿佛“小学生”般认真聆听“法治带头人”诸建源上普法课,这天的课程围绕身份证能不能外借展开。接地气的方言、轻松幽默的话语,让阿姨们在笑声里牢牢“植入”了法治观念。

当天,上海司法行政媒体基层行来到奉贤区,这里作为全市率先开展“两人一户”(“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的地区,不断创新完善和优化培育体系和应用机制,力求打造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奉贤模式”。

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在浦秀村生活驿站,“两人一户”的信息公示栏上,相关人员的照片、简介以及职责写得清清楚楚,村民们遇到矛盾可以“按图索骥”求助,“两人”也会组织宣讲活动主动向村民传播法治理念。

“‘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特点及专业优势,用当地村民的话普法说得通俗易懂、调解调到村民心坎上,很受欢迎。但在实施了几年后,我们也发现了仍存在‘法律明白人’对法律不够明白、‘法治带头人’带头作用不足的情况。”奉贤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顾斌泉介绍,2023年奉贤区创新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两人一户)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奉贤区积极整合资源,结合区域实际,成立由街镇职能部门、法律顾问以及民警、法官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导师团,通过导师与“两人一户”结对,实现实时互动和个性化指导,有效促进“两人一户”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升。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确保每名“两人一户”与一个网格的群众结对,使“两人一户”的作用直接惠及基层群众,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老法师”遇到新问题

年近七旬的黄章明是“法律明白人”里的“老法师”,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黄”。一张“法律明白人”工作证、一顶“法治蓝”遮阳帽、一本“法治庄行”工作笔记,是他走街串巷的法宝三件套,为庄行镇的老百姓送去暖暖的法治安全感、幸福感。

“在我看来,‘法律明白人’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随着介入的矛盾纠纷调处案例越来越多,许多新问题接踵而来,面对找上门的村居民,尽管经验丰富,但有时候也没办法当场给出专业的回复。”黄章明坦言,有时候为了给群众一个准确的答案,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来回回许多次,尤其是具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方面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2023年,庄行镇开始实施“两人一户”双结对培育,与老黄结对的导师是一名来自柘林法庭的法官和一名来自庄行派出所的民警。前者的法治理论水平和司法审判实践,后者的反诈前沿知识和基层群众经验,让他的法治技能更扎实更丰富,而导师团其他导师的专题授课讲解,也让他在专业性政策方面了解得更广泛深入,调解纠纷的成功率和效率更高。

目前,奉贤区共有“法治带头人”702名,“法律明白人”3718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42户,544名导师与“两人一户”完成结对。“两人一户”深耕于乡村与社区,做解纷止争的“调解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通过宅基课堂、生活驿站等贴近百姓日常的平台,使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深入人心。

已向全市复制推广

“对于村里的矛盾,有的乡里乡亲的‘熟人’方便调解;有的矛盾比较深或复杂的,往往专业人士的‘外人’介入解决效果更好。”奉贤区柘林镇司法所所长潘蓓介绍,目前该镇已建立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三大资源库,为“两人一户”学习培训、履行职责、查阅法律条文等提供支持和保障。导师可以依托“三大资源库”定期提供法治培训,“两人一户”不断提升在征地拆迁、土地承包转让、婚姻家庭、合同等基层多发矛盾中的化解能力。

来自上海理帅律师事务所的刘琳律师是“两人一户”的导师之一。她在龙潭居委会和金水丽苑居委会分别设立了“小微潭法”和“丽子讲堂”两个普法板块。“同时,龙潭居委有一个特色的居民自治组织‘说事会’,采用‘三事(即家里事、邻里事、小区事)分流’运行模式,及时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小区的‘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都在这个‘说事会’中,我也是说事会的核心成员之一。我们以楼组长作为‘法律明白人’的培养对象,推进普法和调解工作。”现在,小到邻里间的矛盾,大到小区西出口道路优化,都在龙潭“说事会”的协调下得到了较妥善解决,已接待居民反映事项118件,协调解决116件,解决率达98%,2023年龙潭居委会获得“上海市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称号。

如今,“奉贤‘两人一户’模式”已在全市逐渐复制推广。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从2020年开始,坚持在涉农区和非涉农区、乡村与社区一体化推进实施,在全市乡村(社区)全面实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已累计完成培养、注册“两人”4.5万余名,其中村居干部占比已达到“两人”总数近一半,队伍数量保持稳定,质量稳步提升,已成为“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治实践引导员”,有力推动和促进上海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