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上海4家医院列最高等级A++++ “错过早期发现窗口,我这肺癌还有救吗?” “早到天使”最小胎龄仅22周
第4版:上海新闻 2024-11-17

“早到天使”最小胎龄仅22周

上海这家医院每年收治早产儿超3000名

袁琳在为超早产儿查体

今天是“世界早产儿日”,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新生儿诊疗中心执行主任袁琳介绍,这里每年收治危重新生儿5000名左右,其中早产儿约占2/3,目前救治成功的胎龄最小早产宝宝只有22周。早产儿救治是衡量一个地区儿科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复旦儿科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屡屡打破救治纪录,危重新生儿救治技术已达国际发达水平。

胳膊只有成人手指般粗,透明皮肤下血管微微跳动,一出生也许就要被送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自主呼吸微弱,多脏器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新生儿诊疗中心,这样的早产儿并不少见,他们被称为“早到天使”。

能不能出院要看健康状况

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又称未成熟儿。其中,小于等于32周为极早产儿,小于等于28周为超早产儿。袁琳告诉记者,一般每1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早产儿,早产儿提前来到世间,很多脏器如肺部、心脏、肠道和神经系统等发育尚不成熟,可能会发生呼吸暂停、心力衰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内出血等并发症,甚至随时有死亡风险,因此常常会被收治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孕产妇分娩后,会有助产士、产科医生、儿科或新生儿科医生第一时间对新生儿进行评估,实施早期新生儿保健。高危新生儿需入观察室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一般来说,36周以下,体重2.5千克以下的早产儿都需要进一步观察。”袁琳说。

有的早产儿只要观察即可,有的需要治疗甚至抢救。他们是否能够出院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足月,而是要看健康状况和器官发育程度。能自主呼吸(不依赖呼吸机或氧气),能自行吸吮、吞咽,能维持体温,才可以考虑出院。大多数早产儿会在医院待到接近足月,通常纠正胎龄至36周,体重到达2千克时才能出院。

降低死亡率提升生存质量

胎龄23周的小米(化名)出生时体重仅580克,很快被转运至中心重症监护室。小小的她存在呼吸、循环和感染等多种状况,均涉险过关。但随访的胸片提示小米患有较少见的肺部先天发育畸形,且肺大疱进行性增大,压迫正常肺组织。此前国内外还没有如此胎龄和体重成功切除肺大疱的病例报道。

经中心与心外科、呼吸科、麻醉科多学科讨论,和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在小米出生后69天、体重达到1.07千克后,医生对她进行了肺大疱切除术,手术非常顺利。目前,出生144天的小米体重2.43千克,可以自主呼吸,神经发育与同胎龄儿童相仿。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同时,更要提高生存质量。16岁的小桐(化名)是复旦儿科救治过的众多早产儿之一,出生时胎龄29周、体重1.22千克。在医护团队和爸妈的坚持努力下,她住院治疗两个多月后顺利出院,没有出现任何早产儿后遗症。今年暑假,她回到儿科医院参加近两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在医院,她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那时,她非常瘦小,躺在保温箱里,身上插着管子。她说,因为这样的成长经历,所以对医学有着更深的敬畏,立志要报考医学类专业。“我很庆幸,自己小时候病得那么重,抢救很多次,如果没有医护人员的高水平救治,我可能不会是现在这样。”

救治早产儿构建中国队列

早产儿救治过程存在坎坷、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医护团队会始终和家长一起面对。在上海,得益于非常健全的儿童保护和医保体系,结合社会各界慈善项目支持,可以有效保障早产儿救治。

目前,上海的早产儿救治水平较为领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成立“中国新生儿协作网”,构建了中国最大的极早产儿救治队列,全国已经有125家NICU加入。数据显示,对大于等于26周早产儿的救治,上海已达到国际发达水平,但在23—25周超早产儿救治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袁琳表示,对早产儿的救治,不仅要注重提高存活率,也要关注他们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整体结局,对提高早产儿总体生存质量和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