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释然 新英格兰醉秋(摄影) 上海的山 高博文的“双酿团” 何以雁门关 无常中的意趣
第13版:夜光杯 2024-11-25

何以雁门关

王泠一

五十年前,笔者在上海就读小学一年级,知道了雁门关、八达岭和山海关,记住了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看当时的图片简介,就觉得雁门关更加险峻,是防御要隘。为什么选址会这样恰到好处?我的母亲是中学老师,她一句话让我服帖了好多年: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了初中一年级,班主任正好是地理老师,她的讲解让我明白了秦始皇才是选址者!

在复旦大学就读本科历史专业时,班上有来自雁门关所在区域的同学,而我对雁门关选址智慧的研究一直维持着。直到1997年我成为大同女婿之后,有了第一次在雁北地区实地行走的机会,并且聆听夫人一家述说的文化自豪感和地理优势论,同时了解到了多民族融合的历史传承:在那远古的生产力条件下,中原农耕地区和塞北游牧部落是需要有个坚强屏障的,而首选之地就是雁门关!

大同盆地多数时期都是耕牧混合的生产方式,同时在防御上并没有绝对优势。战国时期这里属于“代地”,经过“胡服骑射”后的赵国骑兵正是依托大同盆地,与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一决雌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在大同附近设置行政机构;并且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就是现在所称的河套地区。此后为了对抗草原部落的侵袭,中原历代王朝或投入重兵,或不断整修长城,不遗余力地完善北方防线。

最近,我的忘年交、就读于上海天山中学初一的管裕淇也痴迷这个历史地理话题。管同学就认为一个雁门关几乎可以见证半部华夏史。他收集的雁门关志、山西边塞史、河南古代史等历史资料充分证明了秦始皇选址雁门关的战略智慧。他的具体说明是:秦始皇开启的古代中原王朝在农牧分界线上共设置有三个战略防御支点,分别是幽州、大同与河套,其中幽州亦即以今之北京为核心的区域,依托燕山山脉作为阻击屏障;河套就是蒙恬收复的要地,凭依横亘东西的阴山山脉;而大同盆地介于两者之间,但它是三个支点中缺少地理防护的一个。

历史地理学家公认:河套的贡献,即黄河在最靠北的部分形成两处弯曲,使得河水在这里明显放缓;这片处在大西北的地区,自然不用担心农耕和水源的问题。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为河套提供天然防护的同时,其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宽阔谷地也能够产出足够的粮食以供大军食用。相比之下,大同的防御优势显然不如幽州和河套。大同多数情况下要直面游牧骑兵的攻击,秦始皇开启的中原王朝往往在大同以南设置第二道保险,也就是雁门关。

实地考察,就可以发现雁门关和别的关口有个明显的区别:这里地势险要,恰巧位置又十分关键。具体而言:雁门关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山群峰挺拔,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堑。而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如此地恰当!唐代边塞诗人李贺的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更是让这里广为人知。历史学家统计:从古至今有近一百五十次大小战役围绕着雁门关发生,目睹了朝代更迭和民族的融合。其中古代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杨家将守边关,成为后来评书、京剧、连环画等艺术创作的爱国主旋律。

岁月悠悠,“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但是依然“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雁门关,从长城第一雄关成为当仁不让的山西旅游名胜首选,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更是得以体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