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
陈萨的演奏一贯稳定,确实如此。她长久以来保持着高水准和出色的演奏状态,几乎无可挑剔。然而,在她的演奏中,“恒定公式”下的“变量”才是我关注的焦点。这些细微的变化往往藏着她对作品新的洞见,仿佛无声的对话,每次演绎时都能带来不同的感受。本月在上海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上,陈萨上半场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下半场则是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
柴可夫斯基的《四季》虽然短小,却处处见其精致构思,表情记号、轻响、连线与休止皆含深意,仿佛音乐画卷。陈萨的演奏也如此,突出作品的“画面感”,直接触动听众内心。比如在《一月:壁炉边》,她用低沉幽暗的音色传递出冬日的苍凉与怅惘;《四月:松雪草》中若隐若现的舞步则轻盈而温婉;《十月:秋之歌》则展示了微妙的音色变化,宛如秋风中的寂寥与诗意。整套《四季》在她的演绎下层次丰富、意境深邃,令人身临其境。
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是十九世纪钢琴文献的里程碑之作,开创了单乐章奏鸣曲的先河,其庞大的结构、丰富的内容为演绎提供了广博的空间。在2015年的音乐会上,她也曾演奏过此曲,那时陈萨指尖下的“梅菲斯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是真正的魔鬼,仅开篇的两个音符便隐约流露不祥,随之而来的则是一场激战,或许也是陈萨的长篇独白。那独白中有狂烈的爆发,也有内心的呢喃,令人屏息。如今十年过去,这段独白随岁月沉淀出新的含义。陈萨的演绎显得从容老练,乐句处理自信大胆,挥洒自如,尤其是她对“声音与声响”的独特设计。开头的两句旋律中可感受到“恶魔表情”的微妙变化,这是通过声音共振的细腻转换而传达的。随后的呈示部中,她增添了更多层次,旋律深邃且充满共鸣,音响效果震撼。特别是在D大调段落,低音和弦的共振与旋律交织,构成了极具张力的音场。特别是赋格段落,是一场内在力量的蓄积,递进而充满张力,隐隐可闻“躁动”的魔鬼旋律,召唤出战争主题的再现,整个再现部犹如最终的“神魔大决战”,她将“声响的艺术”发挥到极致。这场“神魔大决战”一直延续到尾声,仿佛“陨灭与轮回”,如一幅多维度的恢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