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来来
盛小云,当今苏州评弹书坛上的佼佼者。她说,是苏州方言好听,是苏州弹词唱腔好听,我只是其中的一个。
说起来也蛮怪的,唱弹词的都讲传承、讲流派,比方蒋月泉的学生都唱“蒋调”,徐丽仙的徒弟都唱“丽调”。可盛小云不是,她没有唱她老师蒋云仙的老师的“姚(荫梅)调”。
盛小云说:“我不专注于学唱某个流派,而是发挥自己的优长;只要把美的感受传递给观众,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她懂得,每个人的声音特质都不一样,她只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声音发挥出来,呈现给观众,同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喜欢,这就是她的目的。有人说她唱x调不像x调,她说我就像我自己的调。多少人学徐丽仙、学朱慧珍,可有多少人会唱得像徐丽仙、朱慧珍一样呢?她的想法就是,要取他人之长来滋润自己,这是她的学习态度和呈现方法。“我永远不要学像任何人。因为她们的长处我努力一辈子也达不到。”
这就是盛小云。
一个好的演员应该发挥自己身上的特质,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她所追求的,是带给观众的感受——声音好不好听,曲调美不美;而不是追求像不像某个流派。
跟很多弹词艺术家一样,盛小云有自己的“出科书”;成了名以后要有自己的“看家书”。她的“出科书”,就是她的老师、弹词名家蒋云仙传给她的长篇《啼笑因缘》;而蒋云仙的则是从她的老师、弹词大家姚荫梅先生手上传下来的。
《啼笑因缘》是上世纪30年代由张恨水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陆澹安先生把它改编成长篇弹词,姚荫梅先生根据当时的时代等特点,精心改编,使小说《啼笑因缘》在评弹演绎中别开生面,一时蜚声上海书坛。该书通过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树与天桥卖唱姑娘沈凤喜的恋爱悲剧,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在原作中,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三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与男主人公樊家树之间有着耐人寻味的情感关系。
姚荫梅先生弹唱这部书,是30年代。他曾经跟朱耀祥先生学艺,但是姚荫梅先生在弹唱《啼笑因缘》时,也是根据陆澹安先生的脚本边看边编,边演边改,边改边演,反复磨砺,获得成功。
蒋云仙先生弹唱《啼笑因缘》,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旦净末丑“一人多角”的演绎使蒋云仙在名家林立的上海书坛享有一席之地。
盛小云说了几十年,慢慢地像很多前辈艺术家一样,对这部书有了自己的想法。《啼笑因缘》新篇《“娜”事Xin说》,就是根据盛小云的说表特质度身定制的一部书。萌生要打造《“娜”事Xin说》之初,盛小云得到恩师蒋云仙的鼓励和支持。
所谓“十年磨一剑”。从2014年起,盛小云邀请徐檬丹、傅菊蓉、胡磊蕾等专家老师对原书反复研究、斟酌和推敲,经过多年努力,除了在原书基础上做的修改调整,把戏剧性矛盾冲突聚焦在了这场情感“恋战”中最深情、最纠结的何丽娜身上,推演出很多合乎情理的故事情节,又原创了不少细致微妙的心理刻画的章节,如《送花会》《梦咖啡》《吉祥胡同》《雨夜逃婚》等。
敢“动”经典,可谓大胆之举。但在评弹界,一代又一代评弹艺术家都是在不断耕耘、打磨前辈经典的基础上,再创作品在当代的辉煌。
“我对《啼笑因缘》的改编,是因为我跟老师(蒋云仙)的特质不一样,擅长点也不一样,我们面对的社会不一样,面对的观众也不一样,我当然要改。”盛小云是这么说的。她的擅长点在于用情,她要呈现一个形象姣好、声音亮丽、属于盛小云自己的这么一个舞台形象;而新篇《“娜”事Xin说》则将戏剧性矛盾冲突聚焦在了这场情感“恋战”中最深情、最痴迷、最纠结的何丽娜身上。
新篇《娜事Xin说》,终于圆了她的这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