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蛇来福禄(插画) 写给2025年 鱼腥草之抄文帖 上海人的年货经 我和手机的距离 点绛唇,见证一场中式出阁礼
第23版:夜光杯 2025-01-15

点绛唇,见证一场中式出阁礼

马明博

喜宴,出席过很多场,但在喜宴上见证一场中式出阁礼,尚属首次。

数日前,三光兄对我说:“你侄女子谦出阁那天,你得来捧个场啊。”承蒙厚爱,我必须得去沾沾喜气。

女儿嫁人,民俗称之“出阁”,雅称“于归”。如《诗经》“桃夭”篇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为什么女子出嫁叫“于归”呢?因为小夫妻组成的新家,是女人的归宿。从此,父母的家,成为女人生命中的客栈。现代人有一疑问:历史上的中国人为什么重男轻女?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了。也可以说,传统的、古典的出阁礼,或曰“于归之喜”,本质上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

国人注重礼仪。礼仪,是用仪式来表达庄重。因此,仪式中的每个细节,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相宜合璧曲,喜颂凤求凰”。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吉日良辰,嘉宾云集,共贺新禧。

吉时已到,子谦走出闺阁,来到堂前,坐在高烛旁,静候母亲添妆。

先是“上头礼”。红菱姐手执玉梳,走到女儿身边。此时此刻,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年,为黄发垂髫的女儿梳头,童年的她可真淘气!照着镜子,也不安分,摇头晃脑,扭来扭去。让她别动,她哪肯听?也是,要是听话,还是孩子吗?急不得,气不得,打不得,骂不得。唉!一个头一次做女儿,一个头一次做妈妈,有缘分做母女,还是多担待吧。

镜头一转——待嫁的子谦依偎着母亲。再过一会儿,她就要拜别父母,走向婆家。今日,她要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从父母膝边的乖女儿,成为婆家独当一面的巧媳妇。

满头的青丝,掩不住子谦娇颜的妩媚。红菱姐执梳。司仪旁白:“一梳梳上头,富贵水长流;再梳梳上头,无病无忧愁;三梳梳上头,幸福到白头。”

红菱姐平静温婉,然而在她心海里,又是怎样的波澜起伏!此刻,她不忘叮嘱女儿:“与公婆相处,要柔顺一点。”

青丝渐绾成发髻,继而行“笄簪礼”。红菱姐站在子谦背后,将玉簪轻轻插入她发髻中。

接下来,红菱姐拿起眉笔。眉为五官之首。有识相者品评五官,论曰:“眉清则目秀,目秀则顾盼生姿。”所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又如“蛾眉远山黛,秋波细月长”。宋代诗人王观更是以眉峰、眼波入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红菱姐为女儿画眉的那一刻,子谦凝视母亲的眼睛时,不知是否从中再次感受到母爱如大海般宽广、深邃!

司仪旁白:“丹霞凝萃点绛唇,口吐莲花正当时。”看红菱姐为女儿轻涂口红,我联想到那个古典诗意的词牌名《点绛唇》。

点绛唇,又名“点樱桃”,是古典诗词的格式之一,出现于唐,发扬于宋。这一词牌,常被用来表达儿女情长、相思离愁等。代表作品,是唐宋之间、五代冯延巳的《点绛唇·荫绿围红》:“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女子嘴唇小巧、红润,有“樱桃小口”之喻。女儿出阁,母亲为其画眉、点唇。这两个细节,也是提醒女儿:出嫁后,要多看、少说。就像此刻,红菱姐轻声提醒子谦:“到婆家后,要谨言慎行。”有人捧上茶盘。盘中一盏香茗、一碟冰糖。子谦将一枚冰糖放入茶汤中,捧给母亲。托物寄情,糖甘茶苦,杯浅情深,感恩父母。

红菱姐递给子谦一柄纨扇。纨扇,谐音“完善”。对女儿来说,在父母身边长大,是她人生的上半场。以出阁为转折点,她将开启人生的下半场:从二人相依到三口之家……她的人生体验由此完善。子谦以扇遮面,羞涩地轻轻起身,款步走到缀满鲜花的舞台中央。她转过身,向父母施礼,感恩他们生养、抚育、教诲之恩。我看到三光兄、红菱姐的眼角泪光晶莹。

这时,新郎东源出场了。他十字披红,神采奕奕,走到台前,直立正身,面向正前方嘉宾,拱手作礼;继而向左右两侧,拱手作礼。接着,转过身,面对舞台中央的新娘、岳父母,快步上前,拜见岳父母,呈“奠雁礼”,迎聘佳人;呈上“婚书”,以示明媒正娶。

古人说“雁有三德”:忠贞,一德也;合作,二德也;进退有序,三德也。据《周礼》记载,雁为礼仪用物,象征阴阳和顺、对婚姻忠贞专一。

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云:“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东源请子谦拿开遮脸的纨扇,二人牵手并立。

法国作家加缪在《情书集》中写下这样一句话:“直到现在,你所爱的,是我最好的一面。这只是爱的一部分。当你愿意接受我的弱点时,你才给了我完整的爱。”

子谦与东源相互凝望,在他们深情的目光中,是否读到了彼此的心声?丝萝春秋,缠绵相伴,此乃后话。此刻,一对新人相扶相搀,从舞台中央缓步走到舞台正前方,“盟誓三愿”。司仪旁白:“愿花常艳、月常圆,出水芙蓉,并蒂莲花;愿亲无间、情无价,绣户春色,宜室宜家;愿情且深、意渐浓,山盟海誓,执手天涯。”东源、子谦同声三答“诺”。

红菱姐上前,为女儿、女婿赠礼。她为子谦佩上“莲花香囊”,愿女儿一生如莲,香远宜清,素心净雅,吉祥平安;又将“莲子手串”戴在东源腕上,愿他与子谦爱意忠贞,甘苦共知,莲房结子,绵远悠长。

随后,美酒入坛,封缸为纪。一对新人牵手而归。至此,礼成。

宋词的词牌名,像如梦令、一剪梅、青玉案等,各具典雅之美。我想以此为题写组散文,一直为开篇写什么犯难。那就从刘府“出阁礼”着笔,先写这篇《点绛唇》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