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麟公园门口竖立着亚冬会主题冰雕 特派记者 李铭珅 摄
扫码看视频
千里冰世界,万里雪天下,哈尔滨的冰雪,犹如黑土地上长出的粮食,一年仅此一季。换上冰雪新装的哈尔滨,五彩冰灯点缀着,网红大雪人微笑着,“亚洲同心”冰雕群欢迎您。
挥刃,雕天地之灵秀,造冬日之梦境。哈尔滨今年的冰雪雕塑,新春年味和亚冬会气氛交相呼应,精心雕刻的作品背后,有哪些细节令你着迷?
冰的72变
阳光下,“冰雪辽宁舰”稳稳矗立在冰封的松花江上,舰身晶莹剔透,线条刚硬流畅。入夜后,通体散发出蓝色光芒。这是国内首次在冰面上建设大型冰舰,长65米、宽15米、高13米,用冰量达350吨,近百人团队连续工作23天建成。景观以一艘驳船为基底,以钢结构焊接为支撑,用冰块搭建出外形,并精心雕琢。
一块平平无奇的冰,在雕塑师的手中,72变,冰堡、冰雕、冰灯、冰迷宫……但凡你想得到的物品,都能雕刻出来。
为了展现“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的主题,今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的冰雕汇聚了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志性景观,天坛、泰姬陵、鱼尾狮、双子塔……吸引游客一一打卡,生怕错过某个作品。
存冰,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必须完成的任务。每年12月初,松花江面冰封厚度超过60厘米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会额外挑选出一批品相好的冰体储藏备用。今年的冰雕作品中,有近20万立方米的天然冰体来自上一年的存储。
非遗魅力
哈尔滨全城都有憨态可掬的大雪人,你最喜欢哪个?
在太阳岛雪博会园区入口处,身高20米、相当于7层楼高的雪雕“雪人先生”,吸睛无数。它头戴小礼帽,脖子上围着红色围巾,双手伸出大拇指,俏皮可爱。
今年雪博会的雪雕数量多达260余个,用雪量15万立方米,整体用雪量为历届之最。由于雪雕对温度有讲究,艺术家往往在温度极低的清晨和晚上雕刻,颇为辛劳。年过半百的张景立是太阳岛风景区的雪雕修复师,早上7时,户外温度不到零下20摄氏度,他便开启了工作,为艺术雪雕洗脸、磨皮、美颜。
冰雪雕技艺是黑龙江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哈尔滨则是中国冰雪雕塑艺术的发源地。精美的冰雕、冰建、冰灯等冰景造就了这座城市冬天的独特气质。遍布全城、憨态可掬的大雪人,共同引领游客踏入梦幻般的冰雪童话世界,为亚冬盛会的举办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特派记者 陶邢莹(本报哈尔滨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