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世间只度过51个春秋的画家,却为我们留下了时代的群像。“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展分享会”日前在朵云书院·旗舰店“海上文薮”举行,近百位读者和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画家俞晓夫、诗人张宏芳一起,从一幅幅作品中感受生命的悸动,寻找一位画家的创作密码。
忻东旺的艺术生命充满传奇色彩。他是个农村娃,因热爱绘画,在艰难环境中不懈追逐艺术梦想。2004年,他的油画《早点》一举摘下第十届中国美术大展金奖,同年,他作为优秀艺术人才被引进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2014年,忻东旺英年早逝。
去年12月1日,“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展示忻东旺200多件作品。担任此次分享会主持人的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王一川介绍,展览开幕两个多月来,有30.4万人次参观了此次展览。展览上,《一个天才的心相:忻东旺艺术作品展》一书也引发关注。
忻东旺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肖像画,而肖像画中的绝大部分是普通人,特别是农民工,这和他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谈到忻东旺13岁起就在农村走街串巷画“炕围子”,俞晓夫表示有同感,他年轻时也曾在陕北农村画过门帘,其实这也是“很鲜活的生活”。
很多人发现,忻东旺的肖像画比例不是特别精准、唯美,但“比本人更像自己”。嘉宾张宏芳是忻东旺的妻子,她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忻东旺当年的创作过程。他创作每幅肖像之前,都要和对象反复交流、聊天,从中获得大量信息。毛时安评价说:“忻东旺对创作对象观察细致,对细节把控精准,大量有温度的细节把对象心灵中的东西勾勒了出来。更高的真实,是灵魂的真实;‘不像的像’,才是更高的境界!忻东旺是把自己燃烧起来的创作者,是匍匐在大地上的朝圣者,这大地,一是艺术本身,二是人民群众,三是直面形象,抵达灵魂的艺术精神。”
本报记者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