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蛇肖形印 西湖美食忆 寻踪毛竹山 半碗叠 沉浸在春的光华中 想起红木家具 上海裁缝师傅
第14版:夜光杯 2025-02-11

沉浸在春的光华中

李丹崖

春=三+人+日。三人为众,众人追随的一个日子,当然日日是好日。

还未入春时,春在腊月已有铺垫。早些年在乡间,皖北集镇上的腊月大集,人潮汹涌,摩肩接踵,都是去采买年货的,难免有个剐蹭和踩脚、碰肩,或是一个人的烟头蹭到另一个人的衣服,放在别日,矛盾升级在所难免。可是在腊月,至多说一句“下次注意些,这大过年的,我就不跟你计较了。”新春,能够将一切小的摩擦冰释。我们脚底下的冬天终将过去,春天的大车已经轰隆隆地开过来了,向前看。

脚踏遍地春阳。松软的土地上,随处抓一把土壤,都有睡眼惺忪的生机,冰河解封,草籽睡醒,再过一段时间,兴许也就是几日,就能让我们走进唐诗——草色遥看近却无、草长莺飞二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满目的葱绿,和看草的人一起成长,花儿与少年一同绽放。在春中,人似向阳花,花是静悄悄的人。

一雨成春,春如线。从唐诗宋词里迁居过来的雨,细细密密地落着,像极了门槛窗沿上的人痒痒的心事——这一年,我打算到丽江看一次雪山,到洱海泛一次舟;这一年,我打算在上海外滩坐一次游轮,在上海美术馆看一场艺术展,最好去上海大剧院看一场开年大戏;这一年,我打算爬一次长城;这一年,我打算登一次岱岳,看一场日出……心愿如春雨落下,又在丝丝缕缕如线的春风中化作种子生长出来,心事拱动,破土而生。

春在眉眼里。每每立了春,冷清了一季的院落,很多“故朋旧友”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墙角那枝梅花带来了春讯,这落入树梢上的星斗,与人的眼眸对视几番,香溢了整座小院。盆子里的野枸杞抽了芽,肥硕的根和料峭的枝冒着青晕,一团春意在枝叶之间涌动了。白猫跳到了墙垣上,借由墙头跳上了青瓦,人在院子里看白猫过青瓦,亦看屋脊上的白云和太阳。自然界的这些春讯似乎和人没有太大关系,又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人喜欢玉壶买春。这是奢侈的,用再好的壶,花再多的银子,岂能买得到春天?这里的“春”,是“美酒”。等一场春日到来,就像酿一池酒一样,需要谷物精华的发酵,需要升温,需要转化,继而美好发生。春日饮酒,不妨饮桃花醉,桃花盛开的季节,怀揣着桃红的心事,用一场酒来浇灌胸中块垒,微醺恰好,犹之惠风,荏苒在衣。打酒向春风,一任春华水长东。

不妨走向郊野。山河萌动,山腰间,绿杉野屋,时闻鸟声。被一粒粒鸟鸣撞开的春日门扉,侧耳谛听的人总能洗涤心灵,耳目为之一新,灵府为之一振。几处早莺争暖树,争来的也有观鸟人的瞩目。扛着“长枪短炮”的鸟类摄影爱好者,这时候喜进山拍鸟,他们说,春日一来,鸟儿们的翅膀是最绚丽的,这样的绚丽只给春天。茶园里,芽叶绽翠,有一款茶叫“雀舌”,名字真是好,鸟鸣如唱,七嘴八舌的鸣唱声声,都被茶树吸纳,化作了满园芬芳。

亦不妨来一次远足。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春日里的衣角还藏着上一年未了的梦呓,把它们丢到风中,面向山谷、原野、大海、湖泊、围屋、古桥来一声呐喊——春天,我来了!我准备好了!绾起裤管,飞奔向春天里,把自己也放飞成一只最耀眼的鸢。

原来追随一个日子最好的方式,是沉浸在它的光华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