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现场的受损车辆
警察在慕安会主会场外加强警戒 新华社 发
为期3天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14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通过对话实现和平”,以应对全球安全挑战为重点,讨论包括全球治理、气候安全、国际秩序现状及地区冲突和危机等议题。
此前一天,慕尼黑发生小汽车冲撞人群事件,据德国警方14日通报,受伤人数已升至36人,部分人员伤情严重。袭击者当场被捕,系阿富汗难民,有居住许可。
本月23日德国联邦议院、即议会下院选举在即,最新事件使移民问题再次成为选战焦点之一。
疑有极端主义动机
警方说,13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参加一场罢工集会的某服务业工会成员正沿着慕尼黑市中心一条路游行。嫌疑人驾驶一辆小汽车,超过跟在游行队伍后面的一辆警车,加速,撞入队尾。警员随后朝车开了一枪,将驾驶员当场逮捕。
警方确认,嫌疑人名为法尔哈德·努里,现年24岁,来自阿富汗,2016年进入德国,住在慕尼黑,持有效居住许可,曾因涉毒和盗窃商店而在警方留档。按照一些官员的说法,他的避难申请被拒绝,但他找到工作,所以能够合法留在德国。
警方说,一些迹象显示嫌疑人怀有“极端主义动机”。《明镜》周刊报道,嫌疑人发动袭击前在网上发布宗教极端主义内容。
巴伐利亚州内政部长赫尔曼说,警方认为嫌疑人随机行凶,正好撞上示威人群。州司法部长格奥尔格·艾森赖希说,负责极端和恐怖主义案件的部门正在进行调查。
德国《每日镜报》14日援引慕尼黑总检察院高级检察官加布丽埃莱·蒂尔曼的话报道,袭击者在接受警方审讯时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承认自己故意驾驶汽车冲向人群。检方将以谋杀未遂、故意伤害和危险驾驶等罪名对其进行公诉。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14日上午在事发现场说,此次袭击事件的残忍程度令人愤怒和震惊,袭击者的意图可能为“无差别杀害”,他必须“依照法律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袭击事件连续发生
这起汽车撞人事件三周前,同在巴伐利亚州,一名两岁男童和一名男子在阿沙芬堡市一起幼儿园持刀袭击事件中丧生。嫌疑人是一名28岁阿富汗人,也是避难申请被拒绝。警方说他有精神病史。阿沙芬堡事件让移民问题迅速成为德国选战的中心议题。
去年5月和8月,德国西南部城市曼海姆、西部城市索林根相继发生持刀袭击,造成死伤,嫌疑人分别来自阿富汗和叙利亚。索林根市袭击事件的嫌疑人同样是避难申请遭拒,本应已经离境。
去年12月,中部城市马格德堡圣诞集市发生汽车撞人事件,造成6人死亡。嫌疑人是一名医生,来自沙特阿拉伯,在德国定居多年。警方说他似乎有精神病。
朝野姿态日趋强硬
着眼于大选,德国朝野政党在移民问题上早已展现日趋强硬的姿态。
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中右翼最大在野党联盟党主张对非法移民采取更强硬立场,呼吁在边境拦下更多人,在境内驱逐更多人。遏制外来移民同样是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的核心论述之一,其民意支持率仅次于联盟党。
来自基社盟的巴伐利亚州长泽德13日说:“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了……我们下定决心,德国有些事必须改变,迅速改变。”基民盟主席默茨被视为下届总理最热门人选,他说治安是当务之急,“我们将执行法律和秩序,所有人在我们的国家必须再次感到安全”。
德国选择党共同主席爱丽丝·魏德尔在社交媒体写道:“这种事应该永远继续下去吗?移民(政策)现在就大转向!”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慕尼黑发生了“可怕的袭击”,袭击者“必须受到惩罚,而且必须离开这个国家”。朔尔茨政府去年8月首次用飞机把一些定罪的阿富汗移民遣返回国。朔尔茨说,政府正准备再次这么做,“不是一次性,而是持续性”。但按照德国官方的说法,考虑到阿富汗的安全形势,要把非法移民驱逐回原籍国,非常困难。
胡若愚(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