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上海科研团队发布破解“生命密码”新成果 治疗帕金森病新突破 复旦团队发现原始创新靶点 禁令背后的诚信与创新之辩 校园“中医风”教育新活力
第7版:科教卫新闻 2025-02-21
高架旁的迷你“百草园”为学生带来探究体验

校园“中医风”教育新活力

一幅幅中药贴片画让人眼前一亮

采访对象供图

繁忙的南北高架每天车来车往,川流不息。就在它的身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中学校园,为学子们辟出一片静谧的学习空间。虽然校园面积非常有限,但紧邻高架一侧绿树成荫,还有一座迷你“百草园”。冬末春初的时节,一片园地翻整一新。荆芥、薄荷、紫苏、石斛、生姜等中草药植物准备在此安家,为同学们带来新的探究体验。

“药画”引人入胜

校长周峰介绍,这片迷你“百草园”是该校“思源工坊”2.0版“中医药创意空间”的一部分。学校将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携手,让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碰撞出新的火花。

在位于教学楼底楼的创新空间里,一幅幅中药贴片画让人眼前一亮——产自不同区域的中药拼成一幅中国地图;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用植物的块根填色;中药饮片的茎和梗勾勒出教学楼外形;小米、红豆、绿豆、牡蛎、藜麦、紫苏籽共同勾勒出京剧脸谱;苏木为“腿”、黑芝麻为羽、枸杞作“鹤顶”,两只仙鹤栩栩如生,站在当归和柏叶勾勒出的树叶枝干上……“看,同学们为了让画作可以保持得长久一些,点缀了一些花椒,乍一看像树上的果实,也很巧妙。”生命科学教师赵诣说,这些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作品,是学校“中医拾趣”课程的成果。

棋牌与医药“结缘”

去年起,学校与距离不远的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合作,在校园内通过中药原矿石区、中草药种植区、中药成品区和中草药香皂DIY区四大展区,全面展示中药魅力。上海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晶滢用10周时间,每周一次带领六年级的同学完成探究学习。同学还走进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走入自然环境中,观察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中草药,体验蓝晒工艺,加工艾条。在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同学们则在老师指导下,用显微镜观察中草药,探寻植物内部的秘密。

“从薄荷的清凉到枸杞的滋补,从黄芪的补气到金银花的清热解毒,每一株植物都是一本教科书。我们描绘这些中草药的形态,学习它们的生长习性,甚至亲手体验简单的炮制过程。这样的实践学习,不仅让中医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更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中医知识引入课堂。”张晶滢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而今天,中医药工作者也希望通过3D打印、AI和DNA测序等方式,带领青少年用科技为千年药香注入新的灵魂。

同学们则不时用创意给老师带来惊喜。为了向更多同学普及中医药常识,有学生创作了一款名为“中药大冒险”的棋牌游戏,玩家需要通过回答中药知识的问题来前进。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许杰博士介绍,今后,将有更多来自交大的专家教授走进校园,通过讲座和课程共建的形式,帮助同学们掌握寻找科学问题和设计实验的方法,通过中医文化这一独特视角,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科学的逻辑思维。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