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上海科研团队发布破解“生命密码”新成果 治疗帕金森病新突破 复旦团队发现原始创新靶点 禁令背后的诚信与创新之辩 校园“中医风”教育新活力
第7版:科教卫新闻 2025-02-21

治疗帕金森病新突破 复旦团队发现原始创新靶点

本报讯(记者 左妍)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通过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重大科研突破,在全球首次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并找到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此次研究发现的全新治疗靶点和开发药物有望早期干预帕金森病,延缓疾病进展。结合现有对症治疗手段,将会实现帕金森病病因治疗与症状缓解突破,造福数百万患者。相关研究成果今天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科学》。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传统药物和手术治疗都只是针对帕金森病的症状进行治疗,不能延缓疾病进展,因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帕金森病致病的深层原因并开展针对性治疗。

既往研究发现,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是帕金森病的关键致病蛋白。郁金泰团队研究明确了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在神经元间传播的“导火索”,并发现了抑制其传播过程的候选新药,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郁金泰团队证实了神经元膜受体FAM171A2蛋白是促进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传播的关键,在全球首次揭示FAM171A2蛋白与α-突触核蛋白的结合机制。研究团队发现在神经元细胞膜上,FAM171A2像“智能识别门”一样,可选择性地结合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并携带其进入到神经元中,诱导神经元内单体形式的α-突触核蛋白发生错误折叠,造成神经元死亡和其在神经元间的传播。基于这一发现,研究团队从7000余种小分子化合物中成功找到一种小分子,可有效抑制FAM171A2蛋白和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结合。本次研究发现有望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前驱期和临床期通过靶向抑制原创新靶点FAM171A2以阻断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传播,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